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物质和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DP由磷酸、腺嘌呤和核糖组成,其中含有高能磷酸键
B.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之间的转化,均要借助于具膜小泡
C.线粒体是胰腺细胞中唯一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抑制其功能会影响胞吐作用
D.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动物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固醇

分析 生物膜系统是指在真核细胞中,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组成,有的含有少量的糖类.磷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骨架.生物膜的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上具有选择透过性.

解答 解:A、ADP由磷酸、腺嘌呤和核糖组成,其中含有1个高能磷酸键,A正确;
B、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与细胞膜之间的转化,均要借助于具膜小泡,而内质网与细胞膜之间可直接转化,B错误;
C、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胰腺细胞中唯一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由于胞吐需消耗能量,故抑制其功能会影响胞吐作用,C正确;
D、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动物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固醇,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着重考查了生物膜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推测最准确的是(  )
A.细胞甲、细胞乙和细胞丙都能识别和接受抗原刺激
B.细胞丙只能在人体的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C.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不需要T细胞的参与
D.细胞丙消化抗原-抗体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核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图1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图2是一个由5种生物组成的食物网;图3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成分为丙和丁(分解者和生产者).雾霾天气持续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散去,据此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2)图1中缺少两个重要过程,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补充:无机环境→丁、甲→丙.
(3)若图2中的乙大量减少,则短期内戊的数量会增加.
(4)图3中的C和B1+C1+D1可表示桑树和蚕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同化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所含的能量.该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ΦX174噬菌体中的DNA为5 386个碱基的环状单链,其中腺嘌呤占20%.ΦX174噬菌体进入寄主细胞先合成其互补链,形成环状双链的繁殖型DNA(RF-DNA).以此RF-DNA为模板,噬菌体合成作为遗传物质的环状单链DNA、mRNA和蛋白质,从而形成子代噬菌体.现让一个32P标记的+X174噬菌体侵 染不含32P的细菌一段时间后,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占$\frac{1}{50}$
B.生成100个+X174噬菌体需消耗胞嘧啶约159 964个
C.子代噬菌体的产生过程中,没有A与U的碱基互补配对
D.子代噬菌体的产生过程中,需要解旋酶、RNA聚合酶和DNA聚合酶等的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去皮的苹果研磨过滤后的提取液中可检测出蛋白质
B.盐酸处理染色体能促进脱氧核糖核酸与甲基绿结合
C.无水乙醇能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可用于提取色素
D.重铬酸钾溶液可用于蛔虫细胞呼吸作用产物的检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图1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图2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四种不同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除了光能,属于非生物成分的是A(填字母),图2中的丙相当于图1中的D(填字母).
(2)图1中流入D的总能量小于F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F获得的能量除了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以及未被利用外,还有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
(3)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二者数量都将减少.图2中甲属于第四营养级,丙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中,种内斗争最不剧烈的是C点.
(4)农业上常利用秸秆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作为地膜使用.此膜可在自然条件下由图1中的C(填字母)产生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催化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生长再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干扰素是动物或人体细胞受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类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抑制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请分析回答:
(1)干扰素的产生受细胞内基因的控制,通常处于抑制状态.在病毒刺激下,干扰素基因经转录、翻译形成干扰素前体,进一步加工后形成成熟的干扰素,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2)某些干扰素可作用于宿主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激活该细胞核中基因表达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其中有些蛋白可通过激活RNA酶使病毒的RNA水解,有些则可与核糖体(细胞器)结合,通过抑制病毒多肽链的合成发挥抗病毒作用.
(3)某些干扰素可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合成,通过减慢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抑制肿瘤.还有些干扰素可提高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的能力,从而在免疫调节中发挥作用.
(4)获取干扰素的传统方法是从人的白细胞中提取,但产量很低.科学家利用DNA连接酶将干扰素基因与牛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即RNA聚合酶识别与结合的部位)等调控组件连接在一起,采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重组DNA导入牛的受精卵细胞中,经胚胎早期培养一段时间后移植入母体内发育成熟,即可获得能产生干扰素的转基因牛.大大提高了干扰素的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两个抗花叶病基因H导入大豆(2n=40),筛选出两个H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花叶病植株A(每个H基因都能正常表达),植株A自交,子代中抗花叶病植株所占比例为15/16。取植株A上的某部位一个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正常分裂两次,产生4个子细胞。用(只要是H基因,就能被荧光标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获得植株A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B.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一个荧光点,则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40

C.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两个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发生了交叉互换

D.若子细胞中有的不含荧光点,则是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约在7个表现正常的人中有一个白化基因杂合子。一个表现正常、其双亲也正常、但有一个白化病弟弟的女人,与一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子婚配。问他们所生的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A.1/6 B.1/9 C.1/42 D.1/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