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两种情况,则对这两种情况及其结果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甲图分裂的结果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
②乙图分裂会导致基因突变
③甲图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④乙图的子细胞中有染色体片段重复与缺失的现象.
A、①④B、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考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细胞的减数分裂,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专题:
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未分裂,导致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解答: 解:①、甲图细胞分裂后,有一个子细胞少了一条染色体,因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故①正确;
②、乙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故②错误;
③、甲图中,一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未分裂,导致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故③错误;
④、乙图中,两条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的片段不等长,因此子细胞中有染色体片段重复与缺失的现象,故④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分裂和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下图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对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B、A→B→C过程中,两种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A→B→C过程中,W、w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表明已形成新物种
D、A→B→C过程中,基因重组引起了联趾性状的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萌发的小麦种子中主要有α-淀粉酶(在pH3.6以下迅速失活,但耐热)和β-淀粉酶(不耐热,70℃条件下15min后就失活).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
主要器材:麦芽糖标准溶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目的:测定40℃条件下α-淀粉酶的催化效率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备不同浓度麦芽糖溶液与斐林试剂生成的标准颜色.取7支洁净试管编号,按表中所示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水浴中加热3min,取出后按编号排好.
试剂试管
1234567
麦芽糖标准溶液(mL)00.20.61.01.41.62.0
蒸馏水(mL)X1.8Y1.0Z0.40
斐林试剂(mL)2.02.02.02.02.02.02.0
表中Y代表的数值是
 

步骤二:制取α-淀粉酶溶液
①用
 
制备淀粉酶溶液.
②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
 
,取出后迅速冷却以获得α-淀粉酶溶液.
步骤三:取A、B、C、D四只试管并分别作以下处理.
试管A1A2A3B1B2B3CD
5%淀粉溶液(mL)222
α-淀粉酶溶液(mL)2222
蒸馏水(mL)2
40℃水浴锅中保温(min)1010101010101010
步骤四:将A1和B1试管中溶液加入到E1试管中,A2和B2溶液加入到E2试管,A3和B3溶液加入到E3试管,C、D试管中的溶液均加入到F试管中,立即将E1、E2、E3、F试管在40℃水浴锅中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分别加入
 
,并经过
 
后,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分析:将E1、E2、E3试管中的颜色与
 
进行比较,获得该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并计算出a-淀粉酶的催化效率的平均值.
讨论:
(1)实验中F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排除
 
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从而对结果进行校对.
(2)若要测定β-淀粉酶的活性,则需要对步骤
 
进行改变,具体的操作是将
 
一段时间从而获得β-淀粉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如图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图中的膜结构为叶绿体膜
②图中乙为e,己为ATP
③图中丁为NADPH,己为ATP
④图中乙为O2,膜上方可能为暗反应场所.
A、①B、③④C、②④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犯罪嫌疑人在逃亡期间由于生活环境条件较差,其容貌变化较大,让人很难辨认.假如你是一位专家,你认为在原已获得的照片、指纹、口腔上皮细胞标本、皮屑标本的条件下,下列哪种鉴定方法最可靠(  )
A、研究犯罪嫌疑人的氨基酸种类和核苷酸种类
B、鉴定犯罪嫌疑人的指纹特点,并与档案指纹相比较
C、检测犯罪嫌疑人口腔上皮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
D、检测犯罪嫌疑人皮屑标本的有机物的种类及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
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C、③处缺失碱基对A-T
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关于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
A、①可能与机体的免疫、体液调节等有关
B、①②④能与班氏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C、c物质由外界向细胞内主动运输
D、③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固定不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细胞器是细胞中忙碌不停的“车间”,其分布、形态、结构和功能各有不同.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蓝藻和衣藻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但前者不含叶绿体
B、癌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少于衰老细胞
C、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
D、性激素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1组    2组    3组    4组
  土壤处理    灭菌  不灭菌    灭菌  不灭菌
    湿润    湿润  较干燥  较干燥
A、该实验能探究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灭菌的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和3
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
D、预期结论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