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如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A代表腺苷,b、c为高能磷酸键
B.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
D.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分析 据图1分析,a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c表示高能磷酸键;图2向左代表ATP的水解,向右代表ATP的合成.
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ATP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线断裂,释放能量,供应生命活动.

解答 解:A、图1中的A表示腺嘌呤,A错误;
B、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1中的c键(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断裂并释放能量,B正确;
C、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C正确;
D、细胞质基质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以及无氧呼吸的场所,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均能够释放能量,产生ATP,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ATP的组成、ATP与ATP的相互转化,解题的关键是理解ATP与ADP的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有关图示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掉 126 个水分子
B.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C.该蛋白质的 R 基中共含 17 个氨基
D.该蛋白质共有 111 个肽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
B.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上
C.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
D.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细胞内RNA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构成元素的种类均相同B.合成过程中均有水的产生
C.组成成分中均含有腺嘌呤D.功能上均具有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检测       
②检测花生子叶细胞内的脂肪颗粒
③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检测       
④生物组织中淀粉的检测
⑤观察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②⑤(填序号);必须经水浴加热的是①(填序号).
(2)请选择在实验①中所用的药品和方法:①④⑥(填序号).
①0.1g/mLNaOH    ②0.1g/mLNaCl   ③0.01/mLCuSO4
④0.05g/mLCuSO4   ⑤分别使用      ⑥混合后再使用
(3)实验②使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作用是洗去浮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细胞膜能进行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②线粒体内膜与叶绿体类囊体膜均能生成[H]
③磷脂和蛋白质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④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多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不同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我国一科研团队将小麦液泡膜Na+/K+逆向转运蛋白基因(TaNHX2基因)转移到水稻细胞内,获得了转基因耐盐水稻新品种.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TaNHX2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耐盐性状.
(2)为检测目的基因在水稻细胞中是否成功导入,运载体上应含有特定的C.
A.复制原点    B.启动子     C.标记基因
(3)将导入目的基因的水稻幼胚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进行脱分化,培养出愈伤组织,然后愈伤组织形成水稻植株.
(4)为验证外源基因整合到水稻基因组后是否转录,可从转基因植株的细胞中提取总mRNA(填“总mRNA”或“TaNHX2基因mRNA”)并反转录成cDNA,再以反转录产物为模板,利用放射性标记的TaNHX2基因单链作为引物,通过PCR技术进行基因扩增.若以根细胞为材料扩增结果为阳性(有产物生成),以叶细胞为材料扩增结果为阴性(无产物生成),则说明目的基因(TaNHX2基因)仅在根细胞中转录,未在叶细胞中转录.
(5)将生长至4叶期的转基因幼苗转入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培养,进行耐盐实验,用非转基因幼苗,进行耐盐试验作为对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回答下列与人体体温调节等稳态调节的有关问题:
(1)人体在炎热夏季室外活动时,机体通过一系列调节作用来增加散热,从而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出汗是高温条件下重要的散热方式.大量出汗后,尿量会减少,其原因是汗液分泌增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尿量减少;此时散热等于(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产热.
(2)人体长时间处在严寒的环境中,会表现出面色苍白、躯干部及四肢的骨骼肌剧烈颤抖等症状.面色苍白的原因是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骨骼肌颤抖的意义是迅速大量增加产热,此反射直接受位于脊髓中的神经中枢控制.
(3)人体被病原体感染能引起人体产生致热源(使人体发热的物质),这些物质作用于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引起人体发热.研究发现,发热时白细胞增多,抗体生成加快.短时间低烧医生不建议立即降温,因为发热能使人体的免疫调节能力增强;但高烧时要及时降温,因为体温过高可引起酶促反应受阻,严重影响细胞代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部分DNA片段进入R型菌内并整合到R型菌的DNA分子上,使这种R型菌转化为能合成荚膜多糖的S型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R型菌转化成S型菌前后的DNA中,嘌呤所占比例发生了改变
B.进入R型菌的DNA片段上,可有多个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C.R型菌转化成S型菌的过程中,R型菌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D.该实验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