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可产生ATP和[H] | |
B. |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均可用于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等生命活动 | |
C. | 光合作用在叶绿体内进行,有氧呼吸在线粒体中进行 | |
D. | 线粒体中产生的CO2进入叶绿体内参与光合作用至少穿过6层膜结构 |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生理过程.
(1)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stackrel{酶}{→}$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stackrel{酶}{→}$20[H]+6CO2+少量能量 (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反应式:24[H]+6O2 $\stackrel{酶}{→}$12H2O+大量能量(34ATP)
(2)光合作用的阶段:
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a.水的光解:2H2O$\stackrel{光能}{→}$4[H]+O2
b.ATP的生成:ADP+Pi$\stackrel{酶}{→}$ATP
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a.CO2的固定:CO2 +C5$\stackrel{酶}{→}$2C3
b.CO2的还原:2C3 $\stackrel{酶}{→}$(CH2O)+C5+H2O
解答 解: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均会产生[H]及ATP,A正确;
B、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但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B错误;
C、光合作用不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如没有叶绿体结构的蓝藻,其光合作用依靠叶绿素进行,呼吸作用同理,如细菌,C错误;
D、线粒体产生的CO2被叶绿体利用至少需穿过2层线粒体膜和2层叶绿体膜即8层磷脂分子,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着重考查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反应防止了递质长时间起作用 | |
B. | 乙酰胆碱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前膜而传递兴奋 | |
C. | 胆碱被运入细胞再次合成乙酰胆碱 | |
D. | 神经毒气与胆碱酯酶结合可扰乱心肌信息传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6月阶段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两个实验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据题分析作答:
甲实验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二氧化碳,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数个)实验装置如图I(a-d)所示。
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
(1)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____________;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_______________。
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____________代替。
乙实验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2)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4)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mol/L,而释放的CO2为9mol/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消耗的 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6月阶段测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层析液提取叶绿体中色素时,需加入少许的SiO2|CaCO3 和无水乙醇
B.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呈蓝绿色,最窄的色素带是橙黄色
C.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验二氧化碳时的颜色反应是蓝色→绿色→黄色
D.利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顺序是:解离—染色—漂洗—压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