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人类白化病(a)对正常(A)为隐性,并指(B)对正常(b)为显性,它们都属于常染色体遗传.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人体内一个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中仅表示相关染色体的变化,假设相关染色体没有发生过交叉互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分裂图中正确标出所有A(a)、B(b)基因.
(2)该细胞的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完成时将生成4个子细胞,其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
(3)此人与基因型为Aabb的某人结婚,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6种;这对夫妇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frac{5}{8}$(分数表示).
(4)图中染色体1和2的关系是同源染色体;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1没有分开,则该细胞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正常与异常的比值为1:1.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移向细胞两极,应该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解答 解:(1)在此分裂图中,A和a、B和b是等位基因,它们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同时由图可知基因A、B移向一极,基因a、b移向另一极,如图所示:
(2)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该细胞中,含基因A、B的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所以其分裂形成的4个子细胞的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
(3)基因型为AaBb与基因型为Aabb的两人结婚,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3×2=6种;这对夫妇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frac{1}{4}$+$\frac{1}{2}$-$\frac{1}{4}$×$\frac{1}{2}$=$\frac{5}{8}$.
(4)图中染色体1和2是同源染色体;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1没有分开,但染色体2能正常分开,则该细胞形成的四个生殖细胞中有两个正常,另外两个不正常(其中一个多一条染色体,另外一个少一条染色体),因此正常与异常的比值为1:1.
故答案为:
(1)分裂图中基因分布为:

(2)初级精母细胞        AB、AB、ab、ab
(3)6      $\frac{5}{8}$
(4)同源染色体     1:1

点评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能熟练运用逐对分析法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山西校级期末)如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B.甲结构上的反应所需的能量是由乙结构上的反应提供的

C.甲、乙两种生物膜除产生图中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

D.影响甲、乙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光照强度和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苹果醋是指以苹果汁经发酵而成的苹果原醋,再兑以苹果汁等原料而成的饮品.下图是苹果醋的制作流程简图,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中使用到的微生物是,该微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性.
(2)过程②中使用到的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发酵时应该,写出发生过程②的反应式.该微生物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方法是:
第一步:配置培养基.
第二步:对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方法进行灭菌.
第三步:接种.
第四步:培养.温度控制在30~35℃.
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3)在这个发酵过程中,应对发酵产物及时检测,检测时应从出料口取样.
(4)可用什么简单易行的办法证明葡萄醋中的确有醋酸生成?品尝或用pH试纸检测.
(5)为检验果酒发酵完成时是否有酒精产生,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先加入3滴3mol/L的硫酸,然后滴入饱和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到试管内呈现,得出结论,葡萄酒制作成功,发酵液中有酒精产生.你认为该同学实验设计有没有问题,如果有,请加以说明和更正应再增加两组对照,一组将发酵液用新制作的葡萄汁代替,另一组将发酵液用酒精代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山西校级期末)在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

②ATP是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

③都具有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

④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⑤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让实验动物小白鼠吸入混有18O2的空气,该小白鼠体内最先出现含18O的化合物是(  )
A.CO2B.H2OC.C2H5OHD.C3H6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玉米籽粒的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回答.
(1)已知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若用碘液处理AaBb的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蓝色:棕色=1:1.
(2)已知基因A、a位于9号染色体上,且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①为了确定植株甲的A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白色=1:1,证明A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②以植株甲为父本,以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乙,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所示.该植株形成的可能原因是: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9号染色体)未分离.
③若植株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乙为父本,以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黄色:白色=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些原核生物以RNA作为遗传物质
B.细胞核中DNA是遗传物质,RNA在细胞质中为遗传物质
C.某些RNA具有催化作用
D.ATP去掉三个磷酸基团后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研究人员对某草场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绘制出某昆虫种群λ值的变化曲线(未发生迁入迁出).请分析回答:
(1)该昆虫个体较小,常大量附着在同一植物上,要估算其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若λ值大于1,则当年的种群密度较一年前大.
(2)该昆虫在0~5年间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可推测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3)该昆虫种群数量在第15年否(填“是”或“否”)达到最小值,在第20~25年种群数量不变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4)该草场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这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兴趣小组以天竺葵为实验材料开展了其叶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日变化关系研究.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回答问题:

(1)图中曲线1表示光合作用固定CO2速率;曲线2表示呼吸作用产生CO2速率.
(2)从图示看,该植物光合作用在13时表现为“午休”现象,此时叶片细胞中的叶绿体内C3和还原
氢的含量变化分别是减少、增加.(填“减少”、“不变”或“增加”)
(3)如果将观察对象改为植物释放O2的速率,假定该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则释放的O2最快时的速
率约为15μmol•m-2•s-1
(4)在25℃的条件下,该兴趣小组将天竺葵置于不同光照强度及是否施肥的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该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30℃).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C点条件下限制该植物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或土壤含水量.
②与D点相比,B点条件下限制CO2吸收量的因素是光照强度.
③土壤含水量在40%~60%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