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生物不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 细菌B. 支原体C. 蓝藻D. 酵母菌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 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 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 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或组织液→淋巴→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D. 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不再进行灭菌
B. 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
C. 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
D. 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示细胞呼吸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请以图中或表中字母填空):
(1)需要O2参与的阶段是______,产生〔H〕最多的阶段是______,消耗〔H〕的阶段是______,释放能量最多的阶段是______,消耗水的阶段是______。
(2)在剧烈运动状态时,人体骨胳肌细胞无氧呼吸生成ATP的阶段是第______阶段。
ATP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A、B、C及对应面积代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生物成分及其在某一年同化的能量,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B、C构成一个___________,若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____________。
(2)图中B的面积远远大于A与C之和,是由于其所固定的能量大部分____________。
(3)草原中鹰和狐狸虽有捕食关系,但二者却在草原上长期共存,不断发展,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据调査,近5万年以来,该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草原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放牧而导致草原严重退化,导致局部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过度放牧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或“不一定”)。
(4)在研究草原能量流动时,可通过____________法调査草原初级消费者鼠的种群密度,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指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有学者以“生产力假说”来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认为高生产力造成高的物种丰富度。研究者在某山区发现其生产力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而海拔高度与物种丰富度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海拔1000m处物种丰富度低,生产力也低
B. 生产力最高的地区是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地区
C. 高海拔地区的生产力比低海拔地区的高
D. 此研究结果不支持“生产力假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表示某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中两对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图2表示该生物黑色素的产生需要三类基因参与,三类基因的控制作用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1可知该生物是四倍体,基因型是Aabb
B. 由图1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肯定不能合成黑色素
C. 若图1中的一个b基因突变为B基因,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物质乙
D. 图1表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存在含有四个b基因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A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B~D是图A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结构①~中不应该出现的是[__]和[__];可能含有水溶性色素的是[__];结构与[__]的形成有关。
(2)图B、C、D所示细胞结构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B、C所示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其中进行的代谢活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体中,图C所示结构产生的气体从产生部位扩散到相邻细胞中被用于细胞呼吸,至少需要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有______________层。
(3)已知进行有性生殖的某生物同时具有图B、C、D所示三种结构,这三种结构中的DNA从亲代传递给子代最多的结构是D,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要获得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