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只作用于⑤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 |
B. |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 |
C. | HIV攻击人体对过程⑤⑥尤其是对⑤有破坏作用 | |
D. | 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时 |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图中细胞a是吞噬细胞、细胞b是T细胞、细胞c是B细胞、细胞d是效应T细胞、细胞e是记忆T细胞、细胞f效应B细胞(浆细胞)、细胞g记忆B细胞;③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将靶细胞裂解死亡,同时释放淋巴因子增强细胞免疫;④是抗体,能运用抗原特异性结合;⑤是细胞免疫,⑥是体液免疫.
解答 解:A、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但仍然可以作用于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等,发生免疫,A错误.
B、细胞a是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细胞f是浆细胞,没有识别能力.因此,图中能特异性别抗原的有b、c、d、e、g,B错误;
C、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该病毒主要侵染人体T细胞.根据图示可知:HIV侵入人体后对⑤⑥即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具有破坏作用,尤其是对⑤细胞免疫,C正确;
D、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为细胞免疫过程,而过敏反应为体液免疫过程,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特异性免疫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名称及各数字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特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细胞不可能存在于雌性动物的卵巢中 | |
B. | 乙细胞可存在于雄性动物的睾丸中 | |
C. | 甲细胞分裂完成后,可产生4个或1个有受精能力的细胞 | |
D. | 乙细胞分裂完成后,可产生2个或0个有受精能力的细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自由扩散的速率比协助扩散的速率要快 | |
B. | 生物膜与人工脂双层膜的区别仅在于前者有载体蛋白,而后者没有 | |
C. | K+离子跨膜运输的速率只与物质本身的特性有关 | |
D. | Na+通过人工脂双层膜的方式可能是协助扩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 |
B. | 该物质通过膜时需要膜上蛋白质参与 | |
C. | 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 | |
D. | 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曲线a可表示该群落所含能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植物物种数 | |
B. | 从草本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食物链基本不会发生变化 | |
C. | 在人为干扰情况下,将来不可能演替至森林阶段 | |
D. | 草本阶段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调查时间调查项目 | 1953年 | 1973年 | 1984年 | 1996年 |
叶面积指数 | 2.48 | 6.61 | 11.28 | 17.76 |
光能截获率/% | 20.30 | 42.30 | 88.90 | 95.90 |
$\frac{总初级生产量}{t/hm2•a-1}$ | 17.43 | 55.50 | 116.61 | 150.81 |
$\frac{净初级生产量}{t/hm2•a-1}$ | 1.50 | 14.52 | 23.88 | 26.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前期和中期 | B. | 间期和后期 | C. | 中期和后期 | D. | 间期和前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组别 | A组 | B组 | C组 |
饲喂的饲料 | 适量含硒的鼠粮 | 等量不含硒鼠粮 | 等量含免疫增强剂的鼠粮 |
用羊红细胞作为抗原处理小鼠两周,测得体内抗体含量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