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生理活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所表示的箭头是____________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
(2)图中的“某物质”指的是______。
(3)下列细胞中,不能识别抗原的是____,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是_____。(填下列代号)
A.吞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记忆细胞 E.浆细胞 F.效应T细胞
(4)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最终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SARS病毒侵入人体内后,首先通过___________免疫的作用限制SARS病毒的移动,然后通过__________免疫将SARS病毒彻底消灭。
【答案】 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 淋巴因子 E BCDF 靶细胞裂解死亡 体液 细胞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1)图中虚线抗原直接指向记忆细胞,应该是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
(2)某物质是由T细胞产生的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的物质,为淋巴因子。
(3)处理和呈递抗原的细胞是吞噬细胞;浆细胞的功能是产生抗体,不具有识别作用;吞噬细胞具有识别抗原的作用,但是其识别作用不具有特异性;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作用。故不能识别抗原的是E浆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是BCDF。
(4)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活性,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
(5)当SARS病毒侵入人体后,先通过体液免疫限制SARS病毒的移动,然后通过细胞免疫将SARS病毒彻底消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将0.1g/ml的NaOH和0.05g/ml的CuSO4等量均匀混合,可用于检测( )
A.梨汁中的还原糖 B.花生种子中的脂肪
C.豆浆中的蛋白质 D.蛋清中的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皮肤瘙痒的感觉与一种神经递质——5-羟色胺有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痒觉和痛觉的形成都属于人体的条件反射
B. 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
C. 当神经递质进入受体细胞后,会引起后者兴奋或抑制
D. 神经递质、激素、抗体等细胞间信息分子发挥完作用后会被灭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A代表人体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a代表低血糖,则b可代表促进肝糖原分解,c可代表抑制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B. 若A代表脊髓,a代表传入神经,则b、c可分别代表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C. 若A为调节中枢,a为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的减少和产生渴觉
D. 若A代表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以及记忆细胞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显性,盘状(D)对球状(d)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WwDd和Wwdd杂交的后代中,白色球状果实几率为( )
A.9/16 B.3/16 C.3/8 D.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
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
D.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延缓衰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试管婴儿、试管苗、克隆羊,这三者可以说是现代生物科技的杰出成果,它们的诞生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最接近的依次是()
①无性生殖②有性生殖③组织培养.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一种新型碱性蛋白酶的去污效能,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相同温度条件下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由图中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碱性蛋白酶对污布类型2的去污力最强
B. 碱性蛋白酶对不同类型污布的去污力不同
C. 碱性蛋白酶对污布类型4的去污力最差
D. 加大酶用量不一定能显著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