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甲、乙、丙表示3 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 ,图甲、乙、丙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2)图甲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图丙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3)图甲、乙、丙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

(4)图乙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 (填“都会”“有一个会”或“都不会”)受到影响,原因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黔东南州加榜地区,有成片美丽的梯田,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稻螟虫和蝗虫是水稻的两种主要害虫,黄雀是一种杂食性鸟类,可以捕食稻螟虫和蝗虫,也常常会以水稻种子为食.
(1)上述生物之间形成了3条食物链,在该生态系统中黄雀属于第二、三营养级,若黄雀摄入含X焦能量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填生态系统成分),另一部分被黄雀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据此可知流入黄雀这个营养级的能量是小于(大于/等于/小于)X焦.若要使黄雀的种群数量快速增长,黄雀最好更多以水稻(填题目所给的生物名称)为食.
(2)调查黄雀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生态系统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a~b段,种群的数量增长的倍数λ大于1
B.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不会呈现“S”型增长曲线
C.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F2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
D.年龄组成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江西上饶重点中学高三下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1表示某植物细胞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③代表生理过程,图2表示该植物叶片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S代表有机物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l中,过程①的H2O产生于 (场所),该植物细胞处于图2中A点时,产生[H]的部位是

(2)光照过强、高温或干旱会导致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 ,此时C3的生成速率会

(填“增大”或“降低”)。

(3)当植物细胞发生图1中的过程③时,此时的光照强度可对应图2的____(填“OB段”、“OD段”或“BD段”),此区段内植物细胞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实际产生量为 (用图中符号表示),图2中当光照强度处于OD之间,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 (用图中符号表示)。

(4)若已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和30℃,当环境温度由25℃升高到30℃时,图2中B、C两点的变化情况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4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一位科学家正在使用氨苄青霉素敏感型菌株进行研究,该菌株不能利用乳酸,这是因为它的乳糖操纵基因异常。该科学家有两种质粒,一种含有正常的乳糖操纵基因,另一种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她运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获得了一些含有这两个基因的重组质粒。然后在一个仅以葡萄糖为唯一能源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菌,并向其中加入高浓度的重组质粒。使细菌增殖。再将实验组细菌(含重组质粒)和对照组细菌(不含重组质粒)放入下表所示环境中让其生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中,___________是基因工程的核心。限制酶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若要提取限制酶,可选择的生物是__________(举出一例)。本实验中使用限制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在以葡萄糖为唯一能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的质粒,为了促进细菌更好的吸收重组质粒,还应用______处理细菌,使细菌处于_______。该培养基以葡萄糖为能源是因为_________。

(3)若没有新的突变发生,细菌最有可能在哪些培养基上生长出菌落( )

A.只有1,2和4号 B.只有3,5和6号

C.只有1,2,3和4号 D.只有4,5和6号

(4)如果在准备制作重组质粒时未使用DNA连接酶,则细菌最可能在________号和_______号平板上长出菌落。

(5)若该科学家用该培养基进行另一项实验如表2,在该培养基中用乳糖为唯一能源,则细菌能在哪一培养基中长出菌落_____________。

A.只有10号 B.只有8号 C.7号和8号 D.8号和10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4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酵母菌呼吸过程中碳原子转移的大致路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①过程发生的场所不同

B.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催化②过程的酶可以不同

C.若图中②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则②过程释放的能量最多

D.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图中①②过程均有ATP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联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气孔是CO2等气体进出叶片的通道,气孔导度表示单位时间内进入单位叶面积的CO2相对量,能反映气孔张开的程度。研究小组探究了植物A和植物B在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图1表示温度对植物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以测定的产氧和耗氧速率为指标)

(1)据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A和植物B吸收CO2的差异主要是 。沙漠植物的气孔导度变化更接近于植物 (填“A”或“B”)。

(2)由图1可知,最适合植物A生长的温度是 ℃;在M点时,植物A的10平方米叶片5分钟光合作用同化CO2的量约为 mmol。

(3)图2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物质代谢过程。凌晨3:00时,①②③④四种生理过程中,植物A和植物B都能完成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研究发现,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可以将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转换为细胞坏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和高尔基体参与该酶的加工和修饰

B.细胞坏死常会引起局部组织出现炎症反应

C.RIP3的活性由RIP3基因决定

D.癌细胞没有合成RIP3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雅安中学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无菌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由于植物组织培养所利用的植物材料体积小、抗性差 , 对无菌操作的要求非常严格

②对培养基及器械用高压蒸汽灭菌

③对培养材料进行表面灭菌时一方面要考虑药剂的消毒效果 , 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植物材料的耐受能力

④不同药剂、不同植物材料甚至不同器官要区别对待

⑤对培养材料可用高压蒸汽灭菌

⑥如果不小心导致污染 , 将可能造成培养工作的前功尽弃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