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据图甲可知,酶的催化作用的专一性体了底物与酶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的结构,这种互补的结构还表现在青霉素或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的结合上.
分析乙图:A表示活性不被抑制的酶,B表示竞争性抑制,C表示非竞争性抑制时,底物浓度与起始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图
解答 解:(1)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因此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2)图乙中a曲线催化效率最高,表示活性不被抑制的酶,属于对照组;曲线b表示加入竞争性抑制剂实验组结果,由于底物浓度越高,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越大,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越小,因此随着底物浓度升高,竞争性抑制剂的抑制效力会变得越来越小.
(3)当底物浓度增大到一定浓度时,由于酶的数量达到饱和,再增加底物浓度,酶促反应速率都不会增加.
故答案为:
(1)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2)a b 随底物浓度的增加,与抑制剂结合的酶的比例越小,抑制作用逐渐接近正常的最大反应速度
(3)酶的数量达到饱和
点评 本题结合酶促反应原理图解,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和化学本质;掌握酶促反应的原理,能分析题图,明确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竟争性抑制剂的作用原理及区别,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mm) | ||||||
生物 | 时间(分) |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
萌发的豆 | 0 | 8 | 16 | 23 | 29 | 3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食物链 | 植物 | 植食动物 | 肉食动物 |
GP | 463 | 63 | 12.4 |
R | 96 | 18.8 | 7.5 |
未利用 | 293 | 29.3 | 5 |
分解者分解 | 12.6 | 2.1 | 微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水生生物的含水量一般比陆生生物高 | |
B. | 代谢旺盛的组织或器官含水量一般较高 | |
C. | 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是水 | |
D. | 血液中自由水与结合水之比大于1,而心脏中则相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活的生物体内一定都能合成酶 | |
B. | 酶经合成后一定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 | |
C. | 所有的酶一定都在核糖体内合成 | |
D. | 催化反应时酶的形状一定发生改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十一中特优班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及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能使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B.衰老细胞会出现线粒体减少、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变大等现象
C.细胞分化发生在胚胎期,细胞衰老与凋亡发生在老年期
D.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玉溪第一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以下哪项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
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
B.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
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形成的
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