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酶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分为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其抑制作用原理如图甲A、B、C所示.图乙是某实验小组所进行的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2)图乙中表示对照组结果的是曲线a;表示加入竞争性抑制剂实验组结果的是曲线b,判定的依据是随底物浓度的增加,与抑制剂结合的酶的比例越小,抑制作用逐渐接近正常的最大反应速度.
(3)曲线a、b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受酶的数量达到饱和的限制.

分析 据图甲可知,酶的催化作用的专一性体了底物与酶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的结构,这种互补的结构还表现在青霉素或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的结合上.
分析乙图:A表示活性不被抑制的酶,B表示竞争性抑制,C表示非竞争性抑制时,底物浓度与起始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图

解答 解:(1)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因此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2)图乙中a曲线催化效率最高,表示活性不被抑制的酶,属于对照组;曲线b表示加入竞争性抑制剂实验组结果,由于底物浓度越高,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越大,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越小,因此随着底物浓度升高,竞争性抑制剂的抑制效力会变得越来越小.
(3)当底物浓度增大到一定浓度时,由于酶的数量达到饱和,再增加底物浓度,酶促反应速率都不会增加.
故答案为:
(1)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2)a      b    随底物浓度的增加,与抑制剂结合的酶的比例越小,抑制作用逐渐接近正常的最大反应速度
(3)酶的数量达到饱和

点评 本题结合酶促反应原理图解,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和化学本质;掌握酶促反应的原理,能分析题图,明确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竟争性抑制剂的作用原理及区别,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1装置可以用来测量萌发的种子呼吸速率.以20粒萌发的豆为材料,固定针筒,在适宜温度下,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如表所示).

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mm)
生物时间(分)
01020304050
萌发的豆0816232934
(1)据图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种子萌发实验时,有色液体移动的方向是左,此时测出的是瓶内哪种气体的体积变化?氧气.表中数据可以用来反应种子的哪种细胞呼吸方式的速率?有氧呼吸.
(2)种子萌发实验表明,在一段时间后,有色液滴移动的速度逐渐减缓.这是因为:装置中氧气逐渐减少,呼吸作用减缓.
(3)图2表示需氧呼吸的过程简解.分析并完成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物质(可填分子式)
A丙酮酸,
D氧气,
F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生态学家对某池塘进行能量流动调查,表是此生态系统第一、第二、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单位:J/hm-2•a-1).请回答下列问题:
食物链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
GP4636312.4
R9618.87.5
未利用29329.35
分解者分解12.62.1微量
注: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1)池塘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生物群落.某个季节由于光照减弱,导致某种鱼类向上转移,此现象表明环境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改变.
(2)从表中数据可知,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若粪便迅速被分解,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表中的12.6(填表中数值)J•hm-2•a-1的一部分.
(3)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池塘中的N、P含量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它们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下降,造成鱼类数量减少,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正)反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图甲表示几种生物体内的含水量,图乙表示人体内有关组织或器官的含水量,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水生生物的含水量一般比陆生生物高
B.代谢旺盛的组织或器官含水量一般较高
C.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是水
D.血液中自由水与结合水之比大于1,而心脏中则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之一,那么DNA的中文全名是(  )
A.核糖核酸B.脱氧核糖核酸C.核糖核苷酸D.脱氧核糖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中不能参与构成细胞膜的是(  )
A.磷脂B.胆固醇C.蛋白质D.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以下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活的生物体内一定都能合成酶
B.酶经合成后一定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
C.所有的酶一定都在核糖体内合成
D.催化反应时酶的形状一定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十一中特优班高一下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及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能使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B.衰老细胞会出现线粒体减少、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变大等现象

C.细胞分化发生在胚胎期,细胞衰老与凋亡发生在老年期

D.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玉溪第一中学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以下哪项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

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

B.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

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形成的

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