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进化过程中,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出现了定向变异
B.普通野生稻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普通栽培稻的进化方向
C.基因突变对普通野生稻和普通栽培稻绝大多数是有利的
D.普通野生稻含有抗病虫基因,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
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 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
③中心体发生倍增 ④着丝粒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A.②→③→①→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②→③→④→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
A.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B.细胞里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C.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染色体在遗传中起主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细胞癌变、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含量比正常细胞多
B.对于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不等同于机体的衰老
C.衰老的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缩小
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物质不一定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省10月阶段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9分)据研究,并非任意两株R型菌与S型菌之间的接触都可发生转化。凡能发生转化的,其R型菌必须处于感受态。所谓感受态是指受体菌最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能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处于感受态细菌的细胞内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首先分泌感受态因子,该因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诱导产生一些感受态特异蛋白,其中包括膜相关DNA结合蛋白、细胞壁自溶素和几种核酸酶。其转化过程图示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____是将S型菌加热杀死的过程。
(2)S型菌的DNA双链片段与A细胞膜表面的相关DNA结合蛋白结合,其中一条链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水解,另一条链与感受态特异蛋白结合进入R型菌细胞内。
(3)完成步骤④需要_______酶和_______酶,实现了______________。
(4)C细胞经DNA复制和细胞分裂后,产生大量的_____型菌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这说明_________得到了表达。
(5)以后科学家在不同物种之间的相关实验,说明生物界基因表达基本机制是相同的,一种生物的基因表达系统能够识别另一种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并可在适当条件下加以表达。性状的表达需经过______和______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省10月阶段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校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用直径1 cm的打孔器取菠菜叶圆片若干,抽去气体使之下沉水中,置于光下。取100 mL三角瓶四个,编号1、2、3、4,按下表操作(光照、温度相同且适宜)并记录结果。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该实验目的是探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B.制备的叶圆片在投入三角瓶之前需进行黑暗处理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
C.该实验过程中叶圆片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该实验还不足以说明第2号试管内的CO2浓度是光合作用的最适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省10月阶段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雄性植株,其突变性状是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状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二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让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河南省10月阶段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在生命活动中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复杂变化,细胞内部就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在细胞质中有许多忙碌不停的“车间”,这些车间被称为细胞器。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内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酒精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B.生长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C.纺锤体形成的场所是中心体
D.CO2被固定的场所是叶绿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江西省高三8月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9分)白菜、甘蓝均为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为20、18.以白菜为母本,甘蓝为父本,经人工授粉后,将雌蕊离体培养,可得到“白菜—甘蓝”杂种幼苗。请回答问题:
(1)白菜和甘蓝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存在 隔离。自然条件下,这两个物种间不能通过 的方式产生后代。雌蕊离体培养获得“白菜-甘蓝”杂种幼苗,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的植物细胞具有 。
(2)为观察“白菜—甘蓝”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通常取幼苗的 做临时装片,用 染料染色。观察、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 。
(3)二倍体“白菜—甘蓝”的染色体数为 。这种植株通常不育,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 。为使其可育,可通过人工诱导产生四倍体“白菜-甘蓝”这种变异属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