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及其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膜结构为叶绿体内膜
B.A侧为叶绿体基质,其中含有少量DNA
C.甲表示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是叶绿素a
D.图示过程为光反应,该过程不需酶的催化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安徽芜湖马鞍山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玉米中非甜粒(D) 对甜粒(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ddrr和DDRR的两个,品种玉米,欲培育ddRR玉米品种。请分析回答
下列问题:
(1)若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原理是 ,就研究的两对相对性状而言,该原理涉及的染色体行为发生在
(亲本、F1)的__ 过程中。
(2)F2中选出甜粒抗病个体自交得F3,在F3中应淘汰____ 个体,淘汰后群体中R基因频率为____
(3)若不改变育种方法,要在较短年限内获得ddRR品种,可将F2中选出的甜粒抗病个体的种子进行
种植,然后筛选不出现性状分离的株系。此外,还可采用 育种缩短育种年限,该过程中须在 时期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以获得纯合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和实验操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甘蔗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B.脂肪鉴定实验中要用蒸馏水洗去浮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切片
C.将斐林试剂加入葡萄糖溶液中立即出现砖红色沉淀
D.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入1 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后再加B液4滴,且不能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烟台市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玉米的基因型与性别对应关系如下表,已知B、b和T、t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Tt的植株甲的T基因所在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并且缺失的染色体不能通过花粉而遗传。若植株甲自交得F1,让F1中雌株和雄株杂交得F2。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株甲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B.F1中正常植株均为杂合子
C.F1中雌、雄株比例为4:3 D.F2中全部植株上只有雌花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烟台市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果蝇精巢中细胞在某一时期的分类统计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组细胞的形态大小都相同,全部为次级精母细胞
B.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过程的细胞只存在于丁组
C.乙组的细胞中可能含有1个、2个或4个染色体组
D.丙组细胞中正在进行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烟台市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遗传物质都是DNA
B.蛋白质合成场所都相同
C.都能以ATP为直接能源物质
D.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下图表示牵张反射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牵张反射属于 反射,其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 。
(2)肌肉受牵拉时肌梭兴奋,兴奋以 形式沿传入神经传到 。兴奋再由α传出神经传至肌肉,引起收缩,α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细胞的接头部位类似于突触,兴奋在此部位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同时兴奋也经γ传出神经引起肌梭再兴奋,使肌肉收缩更有力,这种调节机制属于 调节。
(3)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中举起杠铃并维持一定的时间,这主要是由于大脑发出的冲动能作用于α和γ传出神经的结果,这说明 。
(4)在骨骼肌被过度牵拉时,会引起骨骼肌另一种感受器兴奋,通过脊髓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抑制α传出神经的活动,使相应肌肉舒张,其生理意义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验证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某同学给几个刚进食的小鼠的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小鼠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原
B.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
C.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
D.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半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予抢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