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备过程中不需要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
B.杂交瘤细胞具有浆细胞与癌细胞的所有特点 |
C.经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即可用于单克隆抗体的生产 |
D.单克隆抗体最广泛的用途是用作体外诊断试剂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将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的蚕豆(2n=12)根尖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再让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某普通培养液中子代细胞处于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根据如图所示,判断该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标记情况应是( )
A.b + c = 12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 |
B.6个a, 6个b |
C.6个b. 6个c |
D.12个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可以归纳为:。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从理论上讲,①可以是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 |
B.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时,再植上人造种皮可获得人工种子 |
C.②→③的再分化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 |
D.①→③的培养过程中,应在培养基中加入水、无机盐、蔗糖、氨基酸、植物激素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是应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 X 抗体的具体操作步骤,其中对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将 X 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 X 抗体的 B 淋巴细胞
②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骨髓瘤细胞
③利用促细胞融合因子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
④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培养
⑤筛选出能产生抗 X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⑥从腹水中提取抗体
A.实验顺序应当是①②③⑤④⑥ |
B.④过程中产生的多个杂交瘤细胞也为克隆 |
C.③过程获得的细胞均可无限增殖 |
D.③到⑤的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两次筛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意大利妇科专家安蒂诺里在2009年3月3日接受《今日周报》采访时声称,他已制造出3名克隆人,目前9岁,生活在东欧,除此之外,不能透露太多具体信息。下列有关克隆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克隆人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
B.克隆人证明了人体的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
C.在现有克隆技术条件下,成功率为100% |
D.克隆人和供体并不完全一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生物入侵”是指在自然或人为的作用下,生物从原分布区扩展到新的地区,在新分布区能够繁殖、扩展形成稳定种群,并对入侵地的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及人类健康造成一定破坏、带来一定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现象。我国入侵物种数目的历史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关于“生物入侵”这一生态问题的有关分析,以下选项错误的是 ( )
A.入侵生物会增殖、适应、扩散和爆发,对人类的危害比化学污染更加具有危险性 |
B.入侵生物是外来物种,外来生物不一定形成入侵物种。引入外来生物应评估、监测 |
C.图像表明,我国入侵生物种群数量从18世纪后呈典型“J”型增长曲线,形势严峻 |
D.人类交流的加强,使地理隔离不再是阻碍生物迁移、不同种群基因交流的关键因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这个实验说明 ( )
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 |
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
C.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 |
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
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 |
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 |
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