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浓度(μL•L-1)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600 | 700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0.50 | 1.00 | 2.50 | 3.25 | 3.75 | 3.75 | 3.75 |
分析 据表分析自变量为二氧化碳浓度,本题是研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读表时,要明确光照下吸收CO2的量为净吸收量,即净光合作用量.二氧化碳浓度主要通过影响暗反应的过程进而影响光合作用.据此分析作答.
解答 解:(1)在光照下,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可以产生ATP,故叶肉细胞中能合成ATP的膜结构是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内膜.
(2)进行大棚种植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所以最好选择施用已经达到光饱和点的二氧化碳浓度,即500μL•L-1的CO2浓度?
(3)光照下吸收CO2的量为净吸收量,即净光合作用量,所以CO2浓度为200μL•L-1时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1mgCO2/h?由于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CO2浓度为300μL•L-1时,一昼夜(光照12小时)植物净吸收CO2的量为12×2.5-12×1=18mg.
(4)据表分析,在二氧化碳浓度为100μL•L-1时,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在200μL•L-1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故CO2补偿点位于100-200CO2浓度(μL•L-1)之间.增加光照强度,则CO2饱和点应减小.
(5)二氧化碳主要参与暗反应过程,适当提高CO2浓度可以加快二氧化碳的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的量增加,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不变,导致三碳化合物的含量上升,结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最终进入糖类中.
故答案为:
(1)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内膜
(2)500
(3)1 18
(4)100-200 减小
(5)暗反应 升高 糖类(葡萄糖或有机物)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意在强化学生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理解与运用,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许昌期末)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试剂 | 试剂的作用 | 实验目的 |
A | 盐酸、酒精 | 作为解离液 | 使细胞相互分离 |
B | 二苯胺 | 作为有机溶剂 | 提取DNA |
C | 碳酸钙 | 使研磨充分 | 提取色素 |
D | 双缩脉试剂 | 使蛋白质着色 | 观察有丝分裂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脊椎动物细胞的凋亡仅发生在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 | |
B. | 神经元的凋亡是不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 |
C. | 凋亡后的神经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 |
D. | 神经元与靶细胞间可通过化学信号进行双向的信息传递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初始RNA的剪切、加工的场所位于内质网中 | |
B. | 一个基因可能参与控制生物体的多种性状 | |
C. | 转录过程发生了T-A、A-U、G-C和C-G的碱基配对方式 | |
D. | 翻译过程中一条mRNA可以通过结合多个核糖体合成相同序列的多肽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据图分析,Ⅱ-4患白化病、Ⅱ-7患红绿色盲病 | |
B. | 若Ⅲ-10和Ⅲ-12结婚,所生子女患病率是$\frac{7}{48}$ | |
C. | 若Ⅲ-9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母亲(不考虑基因突变) | |
D. | 图甲所示的一个细胞,分裂产生了携带致病基因的生殖细胞,其基因组成有三种可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秋•泰兴市校级期中)下列关于水的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自由水参与细胞代谢
B.结合水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
C.自由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D.结合水是良好的溶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