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请回答下列与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问题:
Ⅰ科学家在研究植株激素的相互作用时发现:植物的生长物质SL与生长素共同调节着顶端优势的形成,研究者发现了一种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将R突变体与野生型(W)植株进行不同组合的“Y”型嫁接(如图甲,嫁接类型用$\frac{A•B}{C}$表示),并测定不同嫁接株的A、B枝条上侧芽的长度,结果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调节顶端优势形成的生长素由(A、B枝条的)顶芽产生,运输到作用部位时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2)分析图乙结果可知,SL对植物侧芽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合成部位最可能在C(填“A”“B”或“C”),合成后运输到特定的部位发挥作用.
(3)$\frac{R•R}{R}$嫁接株中含有(填“含有”或“不含”)生长素.根据图乙可知其A、B枝条均未表现出顶端优势,这说明生长素抑制侧芽的生长需要SL的协助.
(4)研究者将$\frac{W•W}{W}$组合中A、B部位的顶芽都切除.侧芽表现明显生长现象.若只切除该组合中A部位的顶芽,其侧芽不会明显生长,其最可能的原因是B产生的生长素运至C处,促进C处合成的SL向上运输至A,从而抑制A中侧芽的生长.
Ⅱ.神经传导的结果可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但具体机理比较复杂.图甲为一种中枢抑制过程发生机理模式图,如图所示神经元A不与神经元C直接接触,神经元A单独兴奋时神经元C没有反应;图乙表示神经纤维兴奋过程中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过程模式图.

(1)神经元B 受到适宜刺激后,可使神经元C兴奋,兴奋过程中可用图乙中ac(填字母)表示,此过程中神经元C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到方向相反.若将神经元浸浴在膜外Na+浓度/膜内Na+浓度的值小于正常值的溶液中,图示过程变化的幅度将降低.
(2)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神经元B兴奋之前,先让神经元A兴奋,进而导致神经元B处于图乙中ab段时,若此时再次使神经元B兴奋,则会导致神经元B产生动作电位福度减小(填“增大”或“减小”),神经元B的神经递质释放量(填“增大”或“减小”),进而导致神经元C不易甚至不能兴奋.由此可以看出像神经元C这样出现抑制现象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都是由抑制性神经递质导致的结果.

分析 I.1、生长索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形成的.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侧芽的部位积累,使顶芽的生长素浓度相对较低,促进生长,侧芽生长素浓度相对较高,抑制生长,可见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2、据乙图分析,将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枝条嫁接到野生型(W)植株上,与野生型(W)植株嫁接到野生型(W)植株上,侧芽长度差不多,并长度较短.但是野生型(W)植株枝条嫁接在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与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嫁接在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上,侧芽长度差不多,并长度较长,说明SL合成与根和枝条无关,肯能与嫁接点有关,并SL对植物侧芽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测量的是枝条长度,可预测SL运输的方向由下往上(由根部向茎部).
Ⅱ.图甲中,神经元A和B之间构成一个突触,神经元B和C之间也构成一个突触.
图乙中,图中a点之前为静息电位,由K+外流所致,而此时膜外Na+高于膜内,膜外K+低于膜内,曲线上升过程a-c段是因为Na+内流所致,下降过程c-e段是因为K+外流所致.

解答 解:I.(1)甲图中,调节顶端优势形成的生长素由(A、B枝条的)顶芽产生,运输到作用部位时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2)据乙图分析,将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枝条嫁接到野生型(W)植株上,与野生型(W)植株嫁接到野生型(W)植株上,侧芽长度差不多,并长度较短.但是野生型(W)植株枝条嫁接在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与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嫁接在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R)上,侧芽长度差不多,并长度较长,说明SL合成与根和枝条无关,肯能与嫁接点有关,并SL对植物侧芽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测量的是枝条长度,可预测SL运输的方向由下往上(由根部向茎部).
(3)$\frac{R•R}{R}$嫁接株是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变体组合体,含有IAA,根据图乙可知其A、B枝条均未表现出顶端优势,生长素会使植物体出现顶端优势,但是该植物体不能合成SL,可能这说明生长索必需通过SL才能抑制侧芽的生长.
(4)研究者将$\frac{W•W}{W}$组合中A、B部位的顶芽都切除,侧芽表现明显生长现象.由于B产生的生长素运至C处,促进C处合成的SL向上运输至A,抑制A中侧芽的生长,因此若只切除该组合中A部位的顶芽,其侧芽不会明显生长.
Ⅱ.(1)神经元B受到适宜刺激后,可使神经元C兴奋,兴奋过程可用图乙中ac(填字母)表示,此过程中神经元C膜外电流方向是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因此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研究发现,将神经元浸浴在无Na+溶液中,该过程不复出现,若使膜外Na+浓度/膜内Na+浓度的值变小时,该过程发生的速度明显减慢,变化的幅度也相应下降,这说明该过程是由于神经元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进而导致Na+内流.
(2)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神经元B兴奋之前,先让神经元A兴奋,进而导致神经元B处于图乙中ab段时,若此时再次使神经元B兴奋,则会导致神经元B产生动作电位幅度减少,神经元B的神经递质释放量减少,进而导致神经元C不易甚至不能兴奋.由此可以看出像神经元C这样出现抑制现象不一定都是由抑制性神经递质导致的结果.
故答案为:
I.(1)(A、B枝条的)顶芽
(2)抑制             C
(3)含有           SL
(4)C处合成的SL向上运输至A
Ⅱ.(1)ac     相反     降低
(2)减小     减小    不一定

点评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教材要求必须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使用,但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想探究一下按照不同的使用顺序,即先后使用甲液、乙液及混合后使用的结果是否一样?
实验猜想: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与其甲液、乙液使用顺序及是否混合使用无关.
实验设计:为探究以上猜想,实验按下列表格思路设计.
探究实验思路
试管第一次加入物第二次加入物第三次加入物加热颜色变化
1号2mL苹果汁2mL0.05g/mLCuSO42mL0.1g/mlNaOH加热
2号2mL苹果汁2mL0.1g/mlNaOHA加热
3号2mL苹果汁B加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2、3号试管中空格处应加入的物质是:A:2ml0.05g/ml硫酸铜溶液(或2mL0.05g/mLCuSO4)       
B:4ml新制的斐林试剂(或2ml0.1g/ml氢氧化钠和2ml0.05g/ml硫酸铜的混合液)
(2)1、2、3号试管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实验设计原则?对照性原则(或单一变量性原则).
(3)理论预测及相关结论:
①若1、2、3三支试管中都出现了砖红色沉淀,说明实验猜想是正确的
②若1、2、3三支试管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式样猜想是错误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一分子过氧化氢酶在1分钟内使5×105个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水和氧,相当与三价铁离子催化速度的109倍,但对糖的水解不起作用.这种现象说明酶具有(  )
A.高效性、稳定性B.高效性、专一性C.多样性、稳定性D.多样性、专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中,某小组提出的问题是:“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请根据该问题,作出尝试性回答,并设计实验、预测实验结果.
(1)作出假设: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会失水.
(2)材料用具:
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质量浓度为O.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等.
(3)设计实验:
①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
②用低倍(低倍、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的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③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0.3g/mL蔗糖溶液.
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
④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4)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植物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
(5)选择紫色的洋葱鳞片叶是因为液泡中的细胞液呈紫色便于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在“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中,常选择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做实验材料,主要原因之一是其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磷元素的是(  )
A.ATP和磷脂B.丙酮酸和氨基酸C.纤维素和性激素D.核苷酸和脂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使其观赏价值降低.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新品种金茶花.据图完成(1)~(4)题:
(1)①和②结合能形成③,常用的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其能结合形成③,最重要的原因是①和②经酶处理后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2)形成③的过程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它是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二步,也是基因工程的核心,一个③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及标记基因.
(3)若④过程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则将此抗病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除此之外,转基因植物还可以通过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两种方法获得.
(4)在⑤→⑥过程中,获得抗病基因的金茶花细胞将经历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后才能获得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面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下列关于这些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  )
A.实验四说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生长素
B.实验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实验三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会造成鞘尖端的弯曲生长
D.实验一证明了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尖端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回答下列关于人体代谢和激素调节的问题.
如图1为某健康人的血糖变化情况,此人在13时前仅进了早餐;图2为人体细胞内三大营养物质的转换简图.据图回答.

(1)在图1中A点,体内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使图2中①③过程加快(填写序号);在B点,体内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这两种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器官,其作用相互拮抗/制约.
(2)在图1中C点时,为维持血糖水平,人体细胞内的脂肪开始分解.
(3)图2中的物质X是指二碳化合物,物质Y是指尿素/氨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