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果蝇的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大脉翅(D)对小脉翅(d)为显性.如图是某果蝇甲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请回答:
(1)果蝇甲眼色和性别的表现型是红眼雄果蝇.果蝇甲与某基因型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请用遗传图解说明.
(2)果蝇甲产生配子时,B(或b)、v (或V)非等位基因间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若果蝇甲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则表明果蝇甲在产生配子过程中V和v(或B和b)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性状组合.
(3)在用基因型为BBvvDDXeY和bbVVddXEXE的有眼亲本进行杂交获取果蝇甲的同时,发现了一只无眼雌果蝇.为分析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雌果蝇与果蝇甲杂交,F1性状分离比如下:
F1雌性﹕雄性灰身﹕黑身长翅﹕残翅大脉翅﹕小脉翅红眼﹕白眼
$\frac{1}{2}$有眼1﹕13﹕13﹕13﹕13﹕1
$\frac{1}{2}$无眼1﹕13﹕13﹕13﹕1/
从实验结果推断,果蝇无眼基因位于7、8(或7、或8)号(填写图中数字)染色体上,理由是无眼、有眼基因与其他各对基因间的遗传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4)研究人员发现,果蝇群体中偶尔会出现Ⅳ-三体(Ⅳ号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从变异类型分析,此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已知Ⅳ-三体的个体均能正常生活,且可以繁殖后代,则三体雄果蝇减数分裂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中Ⅳ号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有1、2、4条(写出全部可能性).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雄果蝇甲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果蝇体内控制体色和翅形的基因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基因的连锁;而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控制眼形的基因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

解答 解:(1)由图可知,果蝇甲有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XY,且X染色体上有E基因,因此该果蝇眼睛的表现型是红眼雄果蝇.果蝇甲眼色的基因型为XEY,由于子代雄性的红眼和白眼均只能来自于母本,想要子代的雄果蝇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则其必须与基因型为XEXe的个体进行杂交.

(2)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而B、v和b、V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根据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及配子的组合,理论上后代只有灰身残翅和黑身长翅,出现等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说明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3)根据表格结果,若无眼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M与无眼雌果蝇的后代中雄性都为无眼,与表格结果不符,所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子代有眼:无眼=1:1,同时其他性状均为3:1,说明有眼无眼性状的遗传和其他性状不连锁,为自由组合,因此和其他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据图可知应该位于7号或8号染色体上.
(4)染色体变异有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两种,Ⅳ号染色体多一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三体雄果蝇减数分裂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中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会分裂,所以Ⅳ号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有1、2、4 条.
故答案为:
(1)红眼雄果蝇

(2)B(或b)、v (或V)   V和v(或B和b)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 
(3)7、8(或7、或8)无眼、有眼基因与其他各对基因间的遗传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4)染色体数目变异    1、2、4

点评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天津)白粉菌和条锈菌分别导致小麦感白粉病和条锈病,引起减产.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小麦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试验结果.

注:“+”的数目表示感染程度或产量高低;“﹣”表示未感染.

据表回答:

(1)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是 ,判断依据是

(2)设计Ⅳ、Ⅴ两组试验,可探究

(3)Ⅰ、Ⅲ、Ⅳ三组相比,第Ⅲ组产量最高,原因是

(4)小麦抗条锈病性状由基因T/t控制,抗白粉病性状由基因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A、B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单株自交,收获籽粒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试验小区中,统计各区F3中的无病植株比例,结果如下表.

据表推测,甲的基因型是 ,乙的基因型是 ,双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比例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对下列两个生物概念模型的理解或者分析错误的是(  )
A.若图1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则C表示重组质粒,D表示受体细胞
B.若图1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则A、B在融合前必须经过特殊处理--制备原生质体,形成的C称为杂种细胞,从C到D需要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C.若图2中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对胰岛的影响比对甲状腺、肾上腺的影响更小
D.若图2中B是核移植技术,C是胚胎移植技术,则形成d的过程体现了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所示为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①②分别表示一个已插入外源DNA片段的重组Ti质粒的T-DNA和标记基因.
(2)若仅用二倍体植物甲的未成熟花粉培养完整植株,称为单倍体植株,说明未成熟花粉具有全能性;这些植株只有通过染色体数目加倍(秋水仙素处理)才能结实.
(3)若要大量获取紫草素,可从愈伤组织中提取.图示育种方法与传统杂交育种相比,主要优点是可以克服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它与XY型性别决定正好相反,另外,牝鸡司晨是古代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一只原来下过蛋的母鸡可能性反转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和鸡冠,并发出公鸡样的鸣啼声,根据所给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
(2)现有一只母鸡性反转成公鸡,其原因是由于激素分泌失调所致,那么
①这只鸡体内产生了太多的雄性激素;
②让这只公鸡和正常的母鸡交配,子代的性别及比例是雄:雌=1:2
③若这只鸡的基因型为ZeWE,E与e为控制不同体色的一对等位基因.那么为了在雏鸡时就可以区分公鸡和母鸡,应选择与这只鸡交配的母鸡的基因型是ZeZ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是某地建立的生态农场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意义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2)下列有关人工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BC(多选).
A.使废物资源化,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B.减少了化肥等工业产品的投入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C.抵抗力稳定性低于自然生态系统
D.人占有主导地位,是其他生物生存的基础
(3)对于土壤中如蚯蚓等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在进行丰富度的统计时,计名计算法适用于取样器取样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4)在农田中释放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除去害虫属于化学信息传递;一只黑脊鸥的亲鸟对小鸟发出报警鸣叫时,小鸟作出隐蔽反应,属于物理信息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膝跳反射中,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途径是(  )
A.树突→突触→细胞体→轴突B.树突→突触→轴突→细胞体
C.轴突→突触→树突→细胞体D.轴突→细胞体→树突→突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秋•上饶县校级月考)科学家格里菲斯和艾弗里均用肺炎双球菌做过转化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可以使小白鼠得肺炎而死亡

B.肺炎双球菌可以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

C.最终证明了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最终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种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昆虫,若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长翅(B)对残翅 (b)为显性,刚毛(D)对截毛(d)为显性,D和d位于性染色体上,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昆虫是雌性,其基因组成是AaBbXDXd
B.A(a)与B(b)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若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该个体将产生4种生殖细胞
D.若该昆虫与黑身残翅截毛的个体杂交,后代雌性是灰身残翅截毛的概率为$\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