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在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具有促进细胞摄取、利用、储存和转化葡萄糖的作用,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主要是促进血糖的来路,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提高血糖浓度,而具有拮抗作用;肾上腺素在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而共同作用使血糖升高.
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解答 解:(1)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不能正常进食的人血浆中的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
(2)在胰岛素的作用下,注射的葡萄糖被组织细胞的摄取和利用,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下降,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性降低,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渗透压逐渐恢复正常.
(3)糖尿病人代谢紊乱时,葡萄糖不能够充分利用,脂肪被大量氧化分解生成酮体,因此血浆和尿液中均有一定量的酮体.
故答案为:
(1)Na+和Cl- 血浆蛋白(或蛋白质)
(2)胰岛素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重吸收
(3)葡萄糖不能够充分利用,脂肪被大量氧化分解生成酮体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血糖调节和水盐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引发局部组织水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营养不良、过敏反应、淋巴回流受阻、局部代谢旺盛、某些脏器病变诱发等.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内质网可参与一些物质的合成与运输 | |
B. | 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且其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 | |
C. | 某些不含线粒体的细胞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 |
D. | 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密切相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抗体和特定的病原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 |
B. |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特异性结合 | |
C. | 骨胳肌产生的乳酸与酸碱缓冲物质中和反应 | |
D. | 蛋白质在消化液的作用下最终水解成氨基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 |
B. | 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 |
C. | 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 |
D. | 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 | |
B. | 用脱落酸处理大蒜,可延长其休眠时间,有利于储存 | |
C. | 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芒果,可促其成熟 | |
D. | 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可以得到多倍体西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PM2.5先吸入人体的肺泡腔,肺泡腔不是人体的内环境 | |
B. | 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一定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 |
C. | 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 |
D. | 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