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8.利用熟香蕉散发的某种物质来催熟生香蕉,这种物质是(  )
A.二氧化碳B.乙烯C.氮气D.氧气

分析 1、乙烯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和器官,正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
2、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促进叶片和果实脱落.

解答 解:乙烯能增强细胞膜的透性和酶的活性,加强果实细胞的呼吸作用,促进果实中有机物的转化,从而促进果实的成熟,因此香蕉散发得乙烯能催熟生香蕉.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注意促进果实发育的生长素,促进果实成熟的是乙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的是(  )
A.中性粒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B.血浆蛋白对病原体的破坏
C.皮肤油脂对细菌的抑制作用D.抗体对毒素的中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江西校级模拟)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

B.短期记忆与大脑皮层下海马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C.抗体不能进入宿主细胞,但病毒可能侵入机体细胞

D.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后仍可作信号分子作用于另一靶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辣椒素的获得途径如图所示.

(1)可选用新生的芽为外植体的原因是分裂能力强,全能性容易表达;图中①和②分别表示辣椒组织培养中细胞的脱分化(或去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2)图中培养外植体的培养基中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低(填“高”或“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对培养基彻底灭菌时,应采取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3)图中外植体的消毒所需酒精的体积分数是70%.用酶解法将愈伤组织分离成单细胞时,常用的酶是果胶酶和纤维素酶.
(4)提取辣椒素过程中,萃取加热时需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其目的是防止有机溶剂的挥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HIV 能通过细胞表面的 CD4(一种受体蛋白) 识别T 细胞(如图甲),如果给 AIDS 患者大量注射用 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 HIV 识别、入侵(如图乙).因 HIV 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 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 AIDS 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红细胞都可成为 HIV 的“陷阱细胞”
B.充当“陷阱细胞”的红细胞遭到 HIV 的攻击属于自身免疫病
C.充当“陷阱细胞”的红细胞大量死亡,不影响对机体氧气的供应
D.HIV 侵入人体的 T 细胞后,先经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后经体液免疫彻底清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种植物同时具有A、B基因时能开紫花,否则都开白花.把开紫花的植物进行测交,测交后代中有30%开紫花,其余开白花.若将测交后代中开紫花的植物自交,后代中纯和的白花比例是(  )
A.41%B.51%C.17%D.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下列几种营养结构结构,其中最稳定的是(  )
A.甲→乙→丙→丁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有这样一个实验,把一片片的马铃薯放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下面的表格显示实验的结果.
蔗糖溶液的浓度(%)马铃薯质量的变化(%)
5+7
10+3
15+1
20-6
25-10
(1)导致马铃薯质量增加或减少过程的生物学名称叫做渗透作用.
(2)请估计当马铃薯的质量增加5%时,蔗糖溶液的浓度应该为7.5%.
(3)与马铃薯细胞浓度最为接近的蔗糖溶液浓度是15%.
(4)请解释为什么一些马铃薯片的质量会增加,而有些马铃薯片的质量会减少?当蔗糖溶液浓度低于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质量增加;当蔗糖溶液浓度高于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质量减小.
(5)上表中马铃薯质量的改变用“%”来表示,而不用“克”来表示,其目的是便于马铃薯间直接公平地比较.
(6)上表中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是20%、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分析有关猫毛色遗传的资料,回答问题.
猫的毛皮有的呈纯色(如白色、黄色、黑色等),有的呈色斑,两者合称为毛色性状,其控制基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决定毛色的一组复等位基因及其拉制性状如图.
杂交组合F1表现型及数量(只)
白色小色斑大色斑纯有色
白色×白色147----52
白色×纯有色105--99--
小色斑×大色斑--4610250
小色斑×小色斑--172--55
(1)将不同毛色的猫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换).据表分析,控制毛色这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显性顺序是WT、Wh、WI、W+
猫的毛色性状由毛色基因W和色素淡化基因C共同决定,两者相互不连锁,色素淡化基因C包括C+(原有毛色)、Cb(奶白色)、Cs(纯白色)、c(白化).其中,Cb和Cs对C+呈隐性,对c呈显性,且基因C对基因W有抑制作用(C+除外).
(2)基因型分别为Cbc和Csc的两只猫交配,F1出现四种颜色不同的猫,其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两种颜色的猫交配,它们生育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奶白色:纯白色=1:1.
(3)考虑基因W与基因C的共同作用,若一只黑尾白猫没有白化基因且两对基因都杂合,则此猫的基因型是WhWIC+Cb WhW+C+Cb WhWIC+CS WhW+C+CS
(4)基因型分别为WlW+C+Cs与WTW+Csc的两只猫交配,生育出白色小猫的可能性是$\frac{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