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下列关于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本质为RNA的核酶只能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B.在翻译时,mRNA上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转运RNA与之对应
C.线粒体中含有mRNA、tRNA和rRNA
D.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经加工后部分形成tRNA和rRNA

分析 1、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包括mRNA、tRNA和rRNA;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2、有关密码子,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概念: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2)种类: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3)特点: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解答 解:A、化学本质为RNA的核酶也能在细胞质内发挥作用,A错误;
B、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没有与之对应的转运RNA,B错误;
C、线粒体中能进行转录过程,因此含有mRNA、tRNA和rRNA,C正确;
D、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经加工后形成成熟的mRNA,不会形成tRNA和rRNA,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合成ATP、DNA、RNA、脂肪时,都需要磷酸盐作原料
B.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有H、C、O、N
C.脂质分子相比于糖类,H的含量较高,O的含量较少
D.组成叶绿素的元素除了C、H、O、N外还有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及受精卵发育开始的地点分别是(  )
A.输卵管和子宫B.都是在子宫C.生殖道和输卵管D.都是在输卵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神经和激素的调控下人体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①至⑤五个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TS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
(2)寒冷刺激后,图中过程①②③(填数字)的活动过程增强,过程③产生的激素可作用于肝细胞,使其代谢产热量增加.
(3)人受寒冷刺激时体温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4)正常情况下,如果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有增加趋势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将减少;这种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根据DNA分子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中文名称:
②和③的名称分别是胞嘧啶、腺嘌呤;④⑤⑥组成的结构准确名称叫做: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2)分析DNA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磷酸和脱氧核糖构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并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理论上,n个碱基对的DNA分子中,遗传信息的种类有4n种;在一个DNA分子中,若甲链$\frac{A+G}{C+T}$=$\frac{1}{2}$,则在互补的乙链中,$\frac{A+G}{C+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下列是有关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问题,请据图分析回答.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图所示.
(1)细菌的基因之所以能“嫁接”到棉花细胞内,原因是组成细菌和植物的DNA分子的空间结构和化学组成相同.细菌的基因到棉花细胞内能“表达”,说明不同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2)为在短时间内大量获得目的基因,可用PCR技术扩增的方法,其原理是DNA复制.
(3)目的基因获取之后,需要进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其组成必须有启动子、目的基因、终止子以及标记基因等.此步骤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4)Ti质粒是农杆菌中的一种质粒,其上有T-DNA,把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中是利用了T-DNA的可转移特点.“转基因抗虫棉”抗害虫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表示为抗虫基因→RNA→毒蛋白.
(5)上述过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内使用了农杆菌转化法,这种导入方法较经济、有效.目的基因能否在棉株体内表达其遗传特性还需要通过检测才能知道,检测采用的方法是分子杂交技术、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6)在抗虫棉培育过程中,受体细胞如果采用愈伤组织细胞,与采用叶肉细胞相比较,其优点是全能性高,该过程采用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7)某棉农在食用该抗虫棉种子压榨的棉籽油炒芹菜后,出现鼻塞流涕,皮肤骚痒难忍症状.停用一段时间后这些症状会自然消失,该现象很可能是过敏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含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在含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由实验结果可推测第一代(Ⅰ)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填14N或15N)
(2)预计亲代大肠杆菌连续繁殖三代,含15N的DNA占子代DNA的比例为$\frac{1}{4}$,含14N的DNA占100%,含放射性的DNA占子代DNA的比例为$\frac{1}{4}$.
(3))如果将第一代(全中)DNA链的氢键断裂后再测定密度,它的两条DNA单链在试管中的分布位置应为$\frac{1}{2}$轻,$\frac{1}{2}$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种自花授粉、闭花传粉的植物,其花的颜色为白色,茎有粗、中粗和细三种.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状态下该种植物一般都是纯合子(纯合子/杂合子);若让两株相对性状不同的该种植物进行杂交,应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其目的是防止自花授粉;然后在进行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中,需要两次套上纸袋,其目的都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2)已知该植物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A、a,B、b)控制.只要b基因纯合时植株就表现为细茎,当只含有B一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它表现为粗茎.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粗茎:中粗茎:细茎=9:3:4.
(3)现发现这一白花植株种群中出现一株红花植株,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且该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之比始终为2:1,试解释其最可能原因显性纯合致死.
(4)若已知该植物花色由D、d和E、e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

则该植株花色为红色,其体细胞内的DNA1和DNA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同源染色体.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白花.通过上述结果可知,控制花色的基因遗传不是(是/不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新生儿在出生后六个月之内一般不容易患流感等传染病,这是因为(  )
A.病原体不感染新生儿
B.新生儿的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力
C.在胎儿期从母亲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
D.新生儿免疫系统非常健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