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有关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一植株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度高于幼根
B. 2,4—D可用于麦田除草,其原理是高浓度促进杂草衰老
C. 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D.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精的二倍体番茄子房,可获得四倍体无子番茄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制备分泌抗X抗体的过程,根据图解回答问题:
(1)给小鼠注射抗原的目的是 。
(2)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之所以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是因为它们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具有 的特性。
(3)由图中可看出,单克隆抗体制备运用了 和 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
(4)动物细胞培养液的配方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与植物细胞培养基不同的是,还含有 。
(5)图中有两次筛选过程,其中步骤④的目的是筛选出 ,步骤⑤⑥的目的是筛选出 。
(6)与传统从血清提取的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有关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唯一的载体
C.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D.DNA连接酶使黏性末端的碱基之间形成氢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选项 | 待检测的物质 | 使用试剂 | 呈现颜色 |
A | 花生种子中的脂肪 | 苏丹Ⅳ染液 | 橘黄色 |
B | 马铃薯中的淀粉 | 斐林试剂 | 砖红色 |
C | DNA | 健那绿染液 | 绿色 |
D | RNA | 吡罗红 | 红色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遗传相关问题:
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氨酸代谢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称为苯丙酮尿症(PKU),正常人群中每70人有1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 表示).图1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Ⅱ1、Ⅱ2、Ⅱ3及胎儿Ⅲ1(羊水细胞)的DNA经限制酶MspⅠ酶切,产生不同的片段(kb 表示千碱基对),经电泳后用苯丙氨酸羟化酶cDNA探针杂交,结果见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1、Ⅱ1 的基因型分别为 .
(2)依据cDNA探针杂交结果,胎儿Ⅲ1的基因型是 .Ⅲ1长大后,若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
(3)已知人类红绿色盲症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b表示),Ⅱ2和Ⅱ3色觉正常,Ⅲ1是红绿色盲患者,则Ⅲ1两对基因的基因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的生理活动受各种因素影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曲线表示阴生植物,则Y点应向左移动
B.曲线中ZW的出现,与环境中CO2浓度有关
C.X点所表示的是细胞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
D.曲线处于Y点时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问题.
纤维素分子因为分子量大,不能直接进入酵母细胞,并且酵母菌无法分解环境中的纤维素.为了使酵母菌能够利用环境中的纤维素为原料生产酒精,科学家欲将目的基因纤维素酶基因通过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细胞.其所用质粒及其酶切位点如图甲,外源DNA上的纤维素酶基因及其酶切位点如图乙,根据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防止酶切片段的自身环化,实现工程目标,应选用限制酶 和 同时切割质粒和外源DNA.
(2)根据上述要求选择正确限制酶切割并获得重组质粒后,如果再用BamHⅠ限制酶切割重组质粒,则获得的酶切片段数为 .
(3)作用于图a位置的酶有 (多选)
A.DNA解旋酶 B.DNA连接酶
C.DNA聚合酶 D.限制酶
科学家进一步构建了含3种不同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下面是酵母菌转化及纤维素酶在工程菌内合成与运输的示意图.
(4)设置菌株Ⅰ作为对照,是为了验证 和 不携带纤维素酶基因.
(5)将菌株Ⅱ、Ⅲ、Ⅳ分别置于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其中菌株Ⅱ不能存活,原因是缺少 ,导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A、B、C表示的是物质,1~5 表示的是过程,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3、4过程可发生在真核生物的任何细胞中
B.人体细胞中的基因可能是图中A物质或B物质的一个特定的片段
C.A的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有可能导致表达的C的肽链的长度发生改变
D.噬菌体中可发生1、2、3、4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