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在叶绿体中,ATP、ADP的运动方向是(  )
A.ATP和ADP同时由叶绿体的基质向基粒囊状结构薄膜运动
B.ATP和ADP同时由基粒囊状结构薄膜向叶绿体的基质运动
C.ATP由叶绿体基质向基粒襄状结构薄膜运动,ADP则向相反方向运动
D.ADP由叶绿体基质向基粒囊状结构薄膜运动,ATP则向相反方向运动

分析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淀粉等有机物.

解答 解:A、ATP由类囊体的薄膜向叶绿体的基质运动,A错误;
B、ADP由叶绿体的基质向类囊体的薄膜运动,B错误;
C、ATP由类囊体的薄膜向叶绿体的基质运动,ADP则向相反方向运动,C错误;
D、ADP由叶绿体的基质向类囊体的薄膜运动,ATP则向相反方向运动,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以及联系,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三羟基异黄酮(简称GST)是从豆科植物根部分离得到的一种天然产物,它具有显著的抗癌、抑菌、抗氧化等作用.经研究发现:GST可通过影响细胞凋亡基因(Bcl2基因和Bax基因)的表达而诱导癌细胞凋亡.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癌变一般是环境中致癌因子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的结果.
(2)通过检测原癌基因的mRNA和蛋白质,可判断其是否进行转录和翻译.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3)科研人员为研究GST对鼻咽癌细胞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步骤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①取5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A、B、C、D、E,分别加入等量的培养液.向A瓶接种正常细胞,B、C、D、E瓶接种等量的鼻咽癌细胞.
②向C、D、E瓶中分别加入5、10、15μmol/L GST溶液,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并统计细胞凋亡基因(Bcl2基因和Bax基因)的表达,结果记录于表1.
表1
正常细胞鼻咽癌细胞5 μmol/L GST干预组10 μmol/L GST干预组15 μmol/L GST干预组
Bcl2基因表达率不表达90%75%49%22%
Bax基因表达率全部表达19%58%67%85%
④重复上述步骤,检测、统计鼻咽癌细胞凋亡率,结果记录于表2.
表2
鼻咽癌细胞凋亡率
5 μmol/L GST干预组15.72%
10 μmol/L GST干预组27.33%
15 μmol/L GST干预组35.48%
分析实验结果:表1数据说明,从基因水平上看,GST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与Bcl2基因和Bax基因的表达有关.当$\frac{Bcl2蛋白}{Bax蛋白}$的比值出现降低趋势时,会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表2数据说明GST可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且随浓度增大,诱导凋亡效果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染色体上的字母表示基因),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分裂能产生2种基因型的子细胞
B.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C.该细胞分裂至后期时含有4个染色体组
D.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细胞中,同时含有叶绿体和中心体的是(  )
A.根尖细胞B.衣藻细胞
C.青菜叶肉细胞D.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采摘的枝条中,芽较多的较嫩枝条相对来说更容易生根
B.生长素促进生根效果与生长素浓度大小成正比
C.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
D.可发现两个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的效果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所示为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表示自由扩散方式    
 B表示协助扩散方式
C表示主动运输方式        
D表示胞吐方式
(2)与A方式相比,B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载体蛋白.
(3)K+、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B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葡萄糖.该种运输方式体现出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特点.
(4)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D方式(填标号)进行,该种运输方式也体现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特点.
(5)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C、D方式(填标号)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中O2的产生和利用都发生在膜结构上
B.植物细胞中CO2的产生和利用都发生在基质中
C.动物细胞中代谢过程能生成H2O的细胞器都具有膜结构
D.动物细胞中代谢过程既生成H2O又消耗H2O的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利用肝脏匀浆、过氧化氢和蒸馏水探究酶催化的高效性
B.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材料
C.稀释的蛋清液与蛋白酶混合充分反应后,用双缩脲试剂检测会出现紫色
D.在做油脂鉴定实验时,滴加1-2滴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洗去多余的染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为人体内的浆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是由B细胞经抗原刺激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由该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称为体液免疫.
(2)该细胞发挥免疫作用时需合成并释放一种称为抗体的物质,这种物质合成的场所是细胞中的[1]核糖体,对该物质加工和修饰的场所是[2]内质网和[4]高尔基体.
(3)多数情况下,抗原与该细胞产生的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细胞团或沉淀,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4)抗原初次侵入机体,抗原需经吞噬细胞处理,大多数抗原经T细胞传递给B细胞细胞,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细胞.
(5)抗原初次侵入机体时,该细胞由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当同一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该细胞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原第二次侵入机体时,该细胞产生的速度比初次侵入时快,产生量比初次侵入时多.
(6)该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对寄生在寄主细胞内的抗原不能发挥免疫作用.消灭该类病原体的途径是:首先是效应T细胞与寄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失去寄生的基础,然后再由该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或直接被吞噬、消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