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对某一细菌体的DNA用32P标记,对细菌的氨基酸用15N标记,让一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一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 2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噬菌体都含有标记的32PB.两个噬菌体含有32P
C.全部噬菌体都含有15ND.两个噬菌体含有15N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53.(11分,每空1分) 分析下列遗传学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1928年,英国科学家Griffith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结果发现小鼠死亡,并在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到S型细菌;后来科研工作者重复上述实验,并测定了小鼠体内S型和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1)Griffith认为S型细菌“复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是否有关______(是或否),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2.人类对遗传物质作用机理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请根据下列科学史实回答问题

科学家发现细胞中有三类RNA,一类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一类能与特定的氨基酸结合,还有一类合成后几小时就会降解,其中哪一类是将DNA的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的“信使”呢?

1958年,Crick提出如下观点:核糖体RNA是“信使”——不同核糖体RNA编码不同的蛋白质,简称“一个核糖体一种蛋白质”。1961年,Jacob和Brenner对这个假说进行了检验,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1)该实验中,若核糖体上出现放射性,说明该核糖体正在     


(2)已知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立即停止,转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因此如果核糖体RNA是信使,那么实验结果将会         ; 如果核糖体RNA不是信使,那么实验结果将会是       。最终Brenner的实验结果证明核糖体RNA不是“信使”。

(3)RNA的合成过程叫作            ,在此过程中,DNA            (全部/部分)解螺旋,由       酶催化完成。如果某基因中含有30%的A,那么由其控制合成的RNA中U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吉林一中高三冲刺(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题型:综合题

(22分)Ⅰ、(14分)右图是神经系统的部分结构和胰岛细胞联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中填序号,“   ”上填内容):

(1)饭后血糖浓度的升高会刺激下丘脑某一区域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的膜电位是     。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使[  ]        向突触间隙释放        ,促使胰岛细胞合成和分泌       
(2)与胰岛细胞中该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相关的具膜细胞器除了线粒体依次是[ ]     和[  ]      。该激素从产生部位到起作用的部位所经过的内环境依次是[  ]→[  ]→靶细胞周围的组织液。
(3)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②能产生调节水平衡的激素
③可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④有体温调节中枢
⑤具有感受渗透压变化的感受器⑥有渴觉中枢
(4)⑧中的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这属于    免疫;人体主要通过     免疫清除进入到体内的细菌外毒素。⑧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是由    细胞分裂产生。

Ⅱ、(8分)产前诊断是优生的主要措施之一,检查羊水和羊水中的胎儿脱落细胞,能反映胎儿的病理情况。羊水检查过程包括细胞培养、生化分析、基因分析、染色体分析等。甲图是羊水检查的主要过程,请据图回答:

(1)在羊水细胞培养时,通常在合成培养基中加入适量       以补充合成培养基中缺乏的物质,同时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进行无菌培养。
(2)在染色体分析时,通常选用处于                  (时期)的细胞,主要观察染色体的                         ;在生化分析时,可以用DNA分子探针进行基因诊断,其原理是             
(3)乙图是患甲病(基因A、)和乙病(基因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II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为            遗传病。若III9与III12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广东汕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1分)下图1表示某细菌的抗除草剂基因的部分片段,其中a、b、c分别表示该基因片段中特定的碱基对。图2表示该细菌细胞内DNA自我复制及控制多肽合成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图1                                                                            图2

(1)在真核细胞内,核基因控制的该过程发生在同一场所的是       (选填序号)。过程②需要        催化。完成③时,一般在一条mRNA上会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  

             

(2)基因突变是由于碱基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若图1中基因位点a

的碱基对变为,位点b的碱基对变为,位点c的碱基对变为,则其中位点    

的突变对生物性状表现无影响,其原因是                          

(3)若将此抗除草剂基因转入大豆根细胞中,欲检测转基因是否成功,应将转入目的基因的细胞培养在含             的全营养固体培养基中。抗除草剂基因能在大豆细胞中表达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广东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某一细菌体的DNA用32P标记,对细菌的氨基酸用15N标记,让一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一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 2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噬菌体都含有标记的32P        B.两个噬菌体含有32P

C.全部噬菌体都含有15N             D. 两个噬菌体含有1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