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反射弧的各种环节上看,①和②属于传入神经.皮肤、血管,立毛肌等在反射弧中属于效应器.
(2)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皮肤血管会收缩,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加强.
(3)从图可以看出,人体体温相对稳定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起作用.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冷觉、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皮肤、血管,立毛肌等).据此答题.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①和②属于传入神经,皮肤、血管,立毛肌等在反射弧中属于效应器.
(2)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3)下丘脑是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当人体外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机体通过下丘脑调节机体的体温并使之保持相对稳定,当外部低温时,机体通过神经调节(皮肤毛细血管的收缩、立毛肌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以及骨骼肌战栗)和体液调节(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多,使机体的代谢能力增强,产热增多)来维持体温的稳定;当外部高温时,机体主要通过神经调节(皮肤毛细血管的舒张、立毛肌舒张、汗腺分泌增多)使体温保持稳定.可见,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其中神经调节为主.
故答案为:
(1)传入神经  效应器     
(2)收缩     加强   
(3)神经  体液

点评 本题结合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反射弧的组成,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人体体温调节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基因重组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主要原因
C.没有新的物种形成不能说明生物没有进化
D.自然选择与生物变异共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演替到森林阶段时,原苔藓阶段的植被全部消失
B.火山岩、冰川泥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气候和环境条件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细胞内部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于膜泡形成囊泡,囊泡被分成披网格蛋白小泡、COPⅠ被膜小泡以及COPⅡ被膜小泡三种类型.三种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分工井井有条,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细胞“货物”运送到正确的目的地.据图回答问题(括号填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1)囊泡是一种细胞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为细胞器.图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a”表示的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与主动运输的区别是不需载体.
(2)如果转运系统受到干扰,则会对有机体产生有害影响,并导致如糖尿病等疾病,糖尿病的产生原因除了可能是胰岛素合成过程(环节)有问题或者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外,还有可能的原因是胰岛素合成后囊泡运输出现障碍或者不能准确释放到目的位置.
(3)COPⅠ被膜小泡则主要介导蛋白质从(C)高尔基体运回(B)内质网.COPⅡ与结构C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联系性.
(4)为了确定参与膜泡运输的基因(sec基因),科学家筛选了两种酵母突变体,这两种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差异如表:
酵母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的差异
sec12基因突变体突变体细胞内内质网特别大
sec17基因突变体突变体细胞内,尤其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积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
据此推测,sec1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与内质网小泡的形成有关.sec1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参与膜泡(或“小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蝴蝶泉头蝴蝶树,蝴蝶飞来千万数.首尾连接数公尺,自树下垂疑花序.”每年的4、5月间,大理蝴蝶泉一带有数量庞大的大丽王蝴蝶种群,它们的翅色有黄翅黑斑和橙黄黑斑两种.研究得知,黄翅黑斑(A)对橙黄黑斑(a)是显性,其基因型及比例是AA(30%)、Aa(60%)、aa(10%),而且它们之间随机交配.
(1)大丽王蝴蝶种群中黄翅黑斑(A)的基因频率是60%.
(2)大理蝴蝶泉周围环境在蝴蝶泉翅色进化过程中起了选择作用,使蝴蝶的翅色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此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3 )近几年发现,该种群数量明显减小,使观赏价值降低.专家提出要加以保护,这是在物种层次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关于酶的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特殊的有机物,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B.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C.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
D.若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则其正常功能就会部分或全部丧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人体耳垂离生(L)对双连生(l)为显性,眼睛棕色(B)对蓝色(b)为显性.一位棕眼离生耳垂的男性与一位蓝眼离生耳垂的女性婚配,生有一个蓝眼连生耳垂的女儿.如果允许再生一个孩子,则未来子女为蓝眼离生耳垂的几率为(  )
A.$\frac{1}{8}$B.$\frac{1}{4}$C.$\frac{3}{8}$D.$\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自艾滋病被发现那天起,科学家就通过国际合作致力于研制让健康人免于感染的疫苗.2009年研究人员研制出了具有免疫效果的艾滋病“联合疫苗”.这种“联合疫苗”是由两种疫苗组成,其中一种负责刺激免疫系统,使其做好攻击艾滋病病毒的准备;第二种则担当“助攻手”,负责增强免疫反应.如图为人体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图示①②③中可能发生特异性免疫的是②③(填序号).
(2)科学家早已认识到,研制疫苗是抗击艾滋病最有效的良方.科学家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首次注射该疫苗后,人体主要发生图示编号中③⑦过程.
(3)图中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④⑤⑥⑦,其特点是反应快而强.
(4)B的名称是抗体,其化学本质是球蛋白,参与其合成并分泌的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关系有误的是(  )
A.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
B.细胞骨架:蛋白质
C.细胞质基质:水、无机盐、糖类、脂质、核苷酸、酶等
D.染色质:核糖核酸、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