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冷觉、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皮肤、血管,立毛肌等).据此答题.
解答 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①和②属于传入神经,皮肤、血管,立毛肌等在反射弧中属于效应器.
(2)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3)下丘脑是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当人体外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机体通过下丘脑调节机体的体温并使之保持相对稳定,当外部低温时,机体通过神经调节(皮肤毛细血管的收缩、立毛肌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以及骨骼肌战栗)和体液调节(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多,使机体的代谢能力增强,产热增多)来维持体温的稳定;当外部高温时,机体主要通过神经调节(皮肤毛细血管的舒张、立毛肌舒张、汗腺分泌增多)使体温保持稳定.可见,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其中神经调节为主.
故答案为:
(1)传入神经 效应器
(2)收缩 加强
(3)神经 体液
点评 本题结合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反射弧的组成,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人体体温调节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 |
B. | 基因重组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主要原因 | |
C. | 没有新的物种形成不能说明生物没有进化 | |
D. | 自然选择与生物变异共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群落演替到森林阶段时,原苔藓阶段的植被全部消失 | |
B. | 火山岩、冰川泥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 |
C. | 气候和环境条件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 |
D. | 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发生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酵母突变体 | 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的差异 |
sec12基因突变体 | 突变体细胞内内质网特别大 |
sec17基因突变体 | 突变体细胞内,尤其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积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特殊的有机物,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 |
B. | 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 |
C. | 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 | |
D. | 若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则其正常功能就会部分或全部丧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1}{8}$ | B. | $\frac{1}{4}$ | C. | $\frac{3}{8}$ | D. | $\frac{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 | |
B. | 细胞骨架:蛋白质 | |
C. | 细胞质基质:水、无机盐、糖类、脂质、核苷酸、酶等 | |
D. | 染色质:核糖核酸、蛋白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