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相量(%) | 0 | 1 | 2 | 5 | 7 | 10 | 15 | 20 | 25 |
O2吸收量(mol) | 0 | 0.1 | 0.2 | 0.4 | 0.5 | 0.6 | 0.7 | 0.8 | 1.0 |
CO2释量(mol) | 1.0 | 0.8 | 0.6 | 0.4 | 0.5 | 0.6 | 0.7 | 0.8 | 1.0 |
分析 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无氧呼吸逐渐受到抑制,在氧气浓度为5%时,无氧呼吸完全受到抑制,此时只进行有氧呼吸,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氧气浓度的上升,有氧呼吸逐渐增强.
2、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6O2+6H2O$\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stackrel{酶}{→}$2CO2+2C2H5OH+能量
解答 解:(1)用描点划线法绘出O2吸收量与CO2释放量的关系曲线是:
(2)由表格中信息可知,氧气浓度为3%时吸收氧气为0.3mol,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3÷6=0.05mol;分析表格中信息可知,氧气度为5%时,细胞呼吸最弱,细胞呼吸分解葡萄糖最少,呼吸损耗最低,是仓库中贮藏苹果时较适宜氧气浓度.
(3)苹果果汁中含有还原糖,能将Cu(0H)2还原成Cu2O而出现砖红色沉淀.
(4)光合作用过程中的[H]来源于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故答案为:
(1)
(2)0.05 5% 分解葡萄糖的量最少,呼吸损耗最低 低温或增加二氧化碳
(3)砖红色沉淀
(4)水的光解 还原三碳化合物
点评 本题考查了呼吸作用的方式、应用及和呼吸产物的鉴定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表格的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通过表格中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判断呼吸作用的方式,并能够计算两种呼吸作用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等;并且果实的储存与O2浓度有密切关系,O2浓度高,呼吸作用强,大量消耗水果中的营养,O2浓度过低,进行无氧呼吸,容易烂掉.根据题目给出数据可确定储存的最佳O2浓度.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组别 | 催腐剂 | 温度/℃ | 实验现象 |
甲 | 无 | 25 | 第25天落叶还没有变化 |
乙 | 无 | 25 | 第25天落叶完全腐烂 |
丙 | 有 | 35 | 第18天落叶完全腐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缺乏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维生素C | |
B. | 缺乏胰岛素、维生素C、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 | |
C. | 缺乏维生素C、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 |
D. | 缺乏胰岛素、维生素C、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体的内环境即体液 | |
B. | 甲状腺激素、葡萄糖、氧气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 | |
C. |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 | |
D. | 体内细胞只通过内环境就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及免疫调节的过程都可以用该图来表示 | |
B. | 信息只能从细胞1传递给细胞2,而不能向着相反方向传递 | |
C. | 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可表示肝细胞和肌细胞 | |
D. | 细胞1的分泌物,必须依赖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葡萄糖、生长激素、神经递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 |
B. |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发生在内环境中 | |
C. |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 |
D. | 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属于稳态的调节范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 |
B. | 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 |
C. | A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 |
D. | 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低倍镜下物镜清晰,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视野变亮 | |
B. | 在高倍镜下观察蓝藻细胞,可以观察到核糖体,细胞膜等结构 | |
C. | 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最可能在反光镜上 | |
D. | 在载玻上写一个“69”,则在显微镜下看见的是“6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