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图甲,左侧表示线粒体,右侧表示叶绿体,其中①表示五碳化合物,②表示三碳化合物,③表示ATP,④表示ADP和Pi,⑤表示水,⑥表示氧气.
分析图乙:植物总的光合作用为是ABCE包围的面积S2+S3,呼吸作用是OAEDB包围的面积S1+S3.净光合作用=总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分析图丙:图中的CO2吸收速率为可表示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室内CO2浓度变化可表示该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从曲线可知实验的前3小时内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6h时叶肉细胞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此时细胞既不从外界吸收也不向外界释放CO2,其呼吸产生的CO2正好供应给光合作用,所以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4个,即6、18、30、42小时.
解答 解:(1)光合作用的色素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2)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被固定后首先形成三碳化合物,所以最早出现的应该是三碳化合物②.
(3)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光反应不能进行,没有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暗反应不能进行,所以甲图①→②→①的循环不能继续进行.
(4)当光照强度处于图乙中的D点时,此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⑥不仅可以供给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之外,还有一部分排出细胞.
(5)从曲线可知实验的前3小时内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6h时叶肉细胞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此时细胞既不从外界吸收也不向外界释放CO2,其呼吸产生的CO2正好供应给光合作用,所以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4个,即6、18、30、42小时.植物吸收绿光最少,如果使用相同强度绿光进行实验,丙图中c点的位置将上移.
故答案为:
(1)红光和蓝紫
(2)②
(3)没有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暗反应不能进行
(4)扩散到线粒体和外界
(5)4 上移
点评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以及计算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从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假设甲图代表的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甲图代表的细胞相当于乙图的cd区间
B.在细胞分裂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结构是甲图中的4、5,其消失时间是乙图的de区间
C.在细胞分裂周期中,可重建与消失的结构应为3,其重建时间为0~b或f~h,其余时间消失
D.甲图所示结构不可能代表细菌,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山东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下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图乙表示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该植物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1)图甲中物质X和Y的产生场所分别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③过程的进行,还需要光反应提供_________。
(2)图乙中0点时叶肉细胞释放的CO2来自_______(场所),请写出相关的反应式________。
(3)图乙中A点以前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B点以后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
(4)图乙中光照强度为B时,细胞内X物质的产生速率比Y物质产生速率要______。除图示因素外,还有________会对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产生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决定这三种藻类垂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和光质 | |
B. | 绿藻细胞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 |
C. | 褐藻细胞内的CO2可由线粒体内膜生成扩散到叶绿体基质被利用 | |
D. | 改变红藻生存的海水深度,可能会影响细胞内O2的成生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 | B. | ③④ | C. | ①④ | D. | 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两者都要在一定的温度、pH等条件下才具有较高催化效率 | |
B. | 前者在催化后会发生化学性质的改变,不可反复使用,后者化学性质不变,可反复使用 | |
C. | 前者在反应中与底物和产物混合,后者不与底物接触,可反复使用 | |
D. | 前者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后者则相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