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C.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离子D.水分子进出细胞

分析 阅读题干信息可知,依据物质跨膜运输特点,对各个选项分析做出判断.

名 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  例
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

解答 解: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的运输方向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方式是自由扩散,A错误;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但不消耗能量,B错误;
C、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离子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并消耗能量,C正确;  
D.水分子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主动运输的实例,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特点,以及实例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雅安市高一9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亲代与子代之间充当人类遗传物质传递“桥梁”的细胞是( )

A.受精卵 B.卵细胞和精子

C.精子 D.胚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东湖湿地地势开阔,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孕育着多种野生植物、野生动物和微生物.植物类除垂柳、杨树等防护林树种外,湖滨处有荻、蒲和芦苇等梃水植物,浅水处有荇菜、莲和芡实等浮水植物,深水处有苦菜、眼子菜和黑藻等沉水植物.
(1)东湖湿地公园中,除题干中生物外,该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包括非生物物质与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或生产者同化量);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湿地在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属于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从消耗氧的角度看,东湖湿地公园中,生物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3)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机制.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这种能力大小的因素是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或物种丰富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真核生物的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共同点不包括(  )
A.均在增大了膜面积的结构上合成了ATP
B.均参与了能量转换并将ATP中能量释放
C.均有双层膜结构参与,且基质均参与了相关反应
D.温度、水分、CO2浓度等环境条件均可影响两者的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凝乳酶能催化乳汁凝固,常用于奶酪的生产.为探究温度对凝乳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若干试管,分为A、B、C、D、E、F六组,每组两支试管,其中一支试管放入2mL凝乳酶,另一支放入2mL乳汁.
②将六组试管分别置于不同温度水浴15min.
③将每组试管中的凝乳酶和乳汁混合后在原温度下继续水浴,记录凝乳所需时间,结果如表.请回答问题:
组别ABCDEF
水浴温度(℃)102030405060
凝乳时间(min)不凝7.04.01.54.0不凝
(1)上述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各组所加凝乳酶量和乳汁量属于无关变量.(填变量类型)
(2)实验结果中所需要的时间越长,表明酶的活性越低.
(3)A组中乳汁不凝固的原因是低温抑制凝乳酶的活性.F组中乳汁也不凝固,原因是高温破坏凝乳酶结构,使酶失活.
(4)通过以上实验,不能(能、不能)得出“凝乳酶的最适温度是40℃”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血糖是人体各组织细胞能量供应的主要来源,胰岛素对血糖的平衡调节发挥重要作用.图一为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部分作用机理模式图.给人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二所示.

(1)图一中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一方面血管壁上的葡萄糖化学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传至下丘脑并最终由传出神经元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表面的受体,促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这种调节方式称为神经调节;另一方面,血糖分子扩散出毛细血管作用于胰岛B细胞表面的受体,促使胰岛素B细胞的分泌活动加强.
(2)糖尿病的病因之一是患者体内存在甲、乙、丙的异常抗体.图一中哪种糖尿病病人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取得治疗效果?甲乙.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这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3)根据图二分析a曲线为血糖的补充速率,b曲线为血糖的消耗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图是有丝分裂中四个不同时期的模式图,描述错误的是(  )
A.图 A 中丝状的染色质正在变为染色体
B.图 B 细胞中间存在的细胞板将形成细胞壁
C.图 D 细胞内染色体上 DNA 总数目为 4 个
D.上述四幅图按时间顺序排列为:A-D-C-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图为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过程①和②表明,将 S 型细菌的多糖和蛋白质分别与 R 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其后代为R型细菌.
(2)过程③表明,将 S 型细菌的DNA与 R 型活细菌混合培养,部分 R 型细菌能转化成有毒性的S型细菌.
(3)过程④表明转化后的细菌能(填“能”、“不能”)稳定遗传.
(4)本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是 S 型细菌的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DNA复制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
①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
②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
③子链与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④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
⑤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⑥与母链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连成子链.
A.①③④⑥②⑤B.①②⑤④⑥③C.③①⑤④⑥②D.③①④⑥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