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经调查发现,某地区青菜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青菜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使用农药导致青菜虫发生抗药性变异

B. 青菜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C. 通过选择导致青菜虫抗药性不断积累

D. 环境是造成青菜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省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模拟(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当兴奋传至突触前膜时,Ca2+通道打开,使Ca2+顺浓度梯度进入突触小体,由此触发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请回答:

(1)Ca2+进入突触前膜的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____,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特性。

(2)乙酰胆碱(Ach-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将Ach受体当成抗原,使B淋巴细胞被激活增殖、分化成______,分泌Ach受体的抗体,阻止Ach与受体结合。该病在临床上可以用切除胸腺进行治疗,目的是抑制______细胞的发育,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_____免疫的应答。

(3)松驰的皮肤被面部表情肌收缩堆积在一起,便会形成皱纹。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分泌的一种神经毒素,能特异性与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结合,请分析现在正流行的“肉毒毒素美容除皱”方法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 每组实验选取的茎段数目和生理状态应相同

B. 根据图示结果不能准确判断三种溶液的浓度大小

C. 促进侧芽生长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应大于X

D. 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4月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果蝇的翻翅与正常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 A 是纯合致死基因;果蝇的颜色伊红、淡色和乳白色分别由复等位基因 e、t 和 i 控制。为探究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用两组果蝇进行了杂交实验,其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颜色的基因e、t和i均由野生型突变而来,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特点。

(2)e、t和i之间的显隐关系为_____。若只考虑颜色的遗传,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 种。

(3)甲杂交组合中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F1 中雄果蝇均为乳白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乙杂交组合中亲本雄果蝇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

(4)已知翻翅伊红眼雌果蝇与翻翅乳白眼雄果蝇杂交,F1 中出现了正常翅乳白眼雄果蝇。若再将F1 中的翻翅伊红眼雌果蝇与翻翅乳白眼雄果蝇杂交,则 F2 中正常翅伊红眼雌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4月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的核 DNA 相对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乙时期的细胞和丙时期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 甲→乙过程中DNA复制前需要合成RNA聚合酶

C. 乙→丙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D. 丙→丁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4月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细胞中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糖的氧化反应是放能反应 B. 光合作用的碳反应是吸能反应

C. ATP 是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 D. 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是放能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4月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冬候鸟秋天飞到南方越冬,使群落的组成发生了变化。这体现了群落的

A. 时间结构 B. 水平结构 C. 向光弯曲生长 D. 分层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1表示某种动物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2表示该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丙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数为_____;图2丁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DE段形成的原因______,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时期是________。

(3)图2丙细胞分裂时期对应图1的__________段,从染色体组成考虑,该生物能产生_____种配子(不考虑交叉互换),这与减数分裂的______时期密切相关。

(4)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图1的_____段 ;在观察减数分裂时,常常用___________(雄性/雌性)生殖器官作为材料。

(5)图2乙细胞中①和④是________;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细胞。

(6)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有1位同学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A.②③ B.②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上海市业等级考调研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回答下列有关基因表达和生物工程问题。

(1)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核心技术。下列是分子实验室中构建产生胰岛素基因工程菌的部分操作,正确流程是____________。(用题中编号排序)

①筛选含有胰岛素基因的受体细胞 ②胰岛素基因与运载体重组

③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 ④获取胰岛素基因

下图所示为用PvuⅠ限制酶切下的某目的基因(4kb,lkb=1000个碱基对长度)及其上DNA片段示意图。

(2)片段D为目的基因中的某一片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多选)。

A.若图中的ACT能决定一个氨基酸,则ACT可称为一个密码子

B.DNA连接酶作用于②处,DNA解旋酶作用于①处

C.若只用片段D中的3个碱基对,则可以排列出43种片段

D.同一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的两个碱基之间依次经过“一脱氧核糖—磷酸基—脱氧核糖—”连接

下图所示为三种质粒示意图。图中A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c为四环素抗性基因。EcoRⅠ(0.7Kb)、PvuⅠ(0.8Kb)等为限制酶及其切割的位点与复制原点的距离。复制原点是在基因组上复制起始的一段序列,是指质粒在受体细胞中复制时的起点。

(3)图中质粒A、质粒C能否作为目的基因运载体最理想的质粒?__________(能/否)。为什么,

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EcoRⅠ完全酶切目的基因和质粒B形成的重组质粒(EcoRⅠ在目的基因和质粒上的酶切位点如上两图所示),则进行电泳后观察可出现长度为1.1kb和_____kb,或者分别是_____kb和______kb两个片段。(重组质粒上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点与EcoRⅠ的识别位点之间的碱基对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