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如图甲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乙是在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用B、b表示).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①②表示遗传信息传递过程,①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②表示转录;①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核.
(2)α链碱基组成是CAT,β链碱基组成是GUA.
(3)从图乙中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属于隐(显/隐)性遗传病.
(4)图乙中,Ⅱ6的基因型是Bb,要保证Ⅱ9婚配后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BB.
(5)若正常基因片段中的CTT突变成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是否可能发生变化?不会.
(6)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一种遗传病,从变异的种类来看,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看出,由于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密码子改变,所翻译的氨基酸改变,导致产生异常的血红蛋白.
图乙中系谱图可以看出,“无中生有为隐性”,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由于“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确定,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此判断各个体的基因型,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进行计算.

解答 解:(1)图甲中①表示以D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过程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场所为细胞核,为DNA复制;②表示以DNA为模板合成RNA,为转录过程.
(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α链碱基组成为CAT.由正常蛋白质的RNA碱基组成可知,DNA分子双链中CTT为模板链,因此突变后β链碱基组成为GUA.
(3)图2中,表现正常的3和4生了个患病的9号,因此该病为隐性遗传病,由于“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由此确定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属于隐性遗传.
(4)由于Ⅱ6和Ⅱ7已经生了一个患病孩子,因此他们的基因型均为Bb.要保证Ⅱ9(bb)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BB.
(5)正常基因与突变基因片段转录得到的RNA密码子为GAA和GAG,编码相同的氨基酸,不会导致蛋白质氨基酸顺序的改变,蛋白质仍正常.因此控制的生物性状不会发生变化.
(6)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一种遗传病,从变异的种类来看,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故答案为:
(1)间    转录    细胞核
(2)CAT    GUA    
(3)常   隐   
(4)Bb   BB    
(5)不会
(6)基因突变 可遗传变异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特征、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蛋白质分子由200个氨基酸组成,含2条肽链,则在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产生的肽键数为(  )
A.1B.2C.198D.19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密切相关,没有核仁的细胞无法形成核糖体
B.细胞质基质含有多种细胞器,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C.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中均含有DNA
D.核糖体、细胞核、细胞质基质中都含有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
A.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B.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引起镰形细胞贫血症的Hbβ链突变的分子机制是(  )
A.移码突变B.碱基缺失C.碱基置换D.碱基插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等
B.种群密度只反映种群在某时期的数量,不能预测种群的变化趋势
C.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应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方面着手进行
D.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结合图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判断甲是否为需氧性生物,并不能仅依据的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
B.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
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
D.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个类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绿萝是一种典型的室内观叶植物,有“绿色净化器”之美称.其光合作用产物中的氧气、葡萄糖中的碳、氢、氧依次来自于(  )
①二氧化碳的固定   ②ATP的合成   ③水的光解   ④叶绿素的分解.
A.①②④③B.③①②④C.③①③①D.①③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沸水浴条件下,葡萄糖与3,5-二硝基水杨酸(DNS)反应生成红棕色的化合物,有关纤维素酶的实验设计及结果见表,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试管编号 A B C D
 纤维素悬液 3mL 3mL 3mL 3mL
 纤维素酶 3滴 3滴 3滴 3滴
 反应温度 20℃ 30℃ 40℃ 50℃
 DNS试剂 2mL 2mL 2mL 2mL
 红棕色+++++++
注:“+”多少,代表颜色深浅程度.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2)写出该实验的两项无关变量:纤维素酶的量、3,5-二硝基水杨酸(DNS)的量.
(3)请对下列操作编号排序,设计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④→①→⑥→②→⑤→③.
①调至反应温度   ②保温1h   ③沸水浴10min④加入纤维素酶  ⑤加入DNS试剂  ⑥加入纤维素悬液.
(4)由表中实验结果能否确定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就是40℃?为什么?不能,因为设置的温度梯度比较大,本实验只能说明:40℃时纤维素酶的活性比30℃、50℃时的都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