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能吞噬细菌抗原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直接呈递给B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既存在于体液免疫,也存在于细胞免疫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武邑中学高二上11.20周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果蝇的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现有一个果蝇体细胞,它的每条染色体的DNA双链都被32P标记。如果把该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连续分裂,那么将会在第几次细胞分裂中出现每个细胞的中期和后期分别有8条、16条被标记的染色体
A.第1次 B.第2次 C.第3次 D.第4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山西省高三11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酶的分布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ATP水解的酶在活细胞中都有分布
B.人体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催化丙酮酸转化为CO2的酶
C.人体肌细胞内的DNA-解旋酶只分布在细胞核中
D.酶通过为化学反应供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西安中学高二平行班上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表所示为五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
项目 | 种子 发芽 | 顶端 优势 | 果实 生长 | 器官 脱落 | 插条 生根 |
生长素 | + | + | - | + | |
赤霉素 | + | + | + | - | - |
细胞分裂素 | + | - | + | - | |
脱落酸 | - | + | |||
乙烯 | - | + |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在植物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2)在果实生长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不同植物组织中,生长素除了极性运输,还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运输。
(4)某科研人员利用番茄植株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某一浓度NAA(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
实验步骤:(请补充完善)
第一步:选取生长状况相同且长势良好的番茄若干株,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第二步:甲组喷洒__________________;乙组喷洒等量的蒸馏水。
第三步:将两组番茄放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测量并计算每组番茄的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设计遵循了______________原则(至少答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西安中学高二平行班上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将盆栽植物横放时植物的生长状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图曲线表明生长素发挥生理作用与其浓度密切相关,P点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
B.乙图中茎的背地性与胚芽鞘的向光性中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相似
C.乙图中茎的背地生长、根的向地生长都能体现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西安中学高二平行班上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血糖的三个来源和三个去路,和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糖尿病患者体内由于血糖的去路发生了障碍,导致了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
B. 人体在进食后4个小时左右时,血糖的主要来源是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分解
C. 在三个血糖去路中,糖的氧化分解是主要去向
D. 血糖浓度过高时,转化成的氨基酸为非必需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西安中学高二平行班上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的体温保持相对稳定是产热与散热过程平衡的结果,下图表示人体内热平衡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产热部位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
B.当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时,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散热
C.机体在炎热环境中产热与散热的比值比寒冷环境中产热与散热的比值大
D.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西安中学高二平行班上期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在血浆中都能找到的有( )
A.葡萄糖、氧、钠离子、血红蛋白
B.甲状腺激素、尿素、氨基酸、二氧化碳
C.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载体、胆固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11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示意图,属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