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
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尿毒症 ④组织水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肽键,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种类有20种
B.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
C.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4种
D.若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绥化绥棱职业技术学校高一理上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物质不属于脂质的是( )
A. 维生素D B. 胆固醇 C. 胰脂肪酶 D. 雄性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雄性植株,其突变性状是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状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二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让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
性别 | 野生性状 | 突变性状 | 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 |
雄株 | M1 | M2 | Q= |
雌株 | N1 | N2 | P= |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RNA干扰是一种由双链RNA诱发的“基因沉默”,在此过程中,细胞中与双链RNA有同源序列的mRNA(靶mRNA)被降解,从而抑制了特定基因的表达.下列关于“基因沉默”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细胞中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不能进行正常的转录、翻译
B.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基因不能正常转录形成mRNA,从而不能合成特定的蛋白质
C.基因能正常转录形成mRNA,但形成的mRNA被分解,导致不能合成特定的蛋白质
D.该基因出现了选择性表达,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能决定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方向的是( )
A.自然选择 B.生存斗争 C.过度繁殖 D.遗传和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发生的时期越迟,生物体表现突变的部分就越少
B.发生在体细胞中的突变,一般是不能传递给后代的
C.突变就是指基因突变,它包括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
D.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表示人体血糖调节的部分生理过程,图中X、Y表示物质,①表示过程.请回答:
(1)正常人的血糖含量范围为______g/L.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X] ______增多,此过程属于______调节,胰岛属于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3)当血糖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反过来经过程①使胰岛B细胞的活动减弱,这一调节方式称为______调节.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Y] ______增加,从而提高血糖含量,维持血糖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a+外流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兴奋部位的局部电流在膜内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D.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双向传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