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下列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非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不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 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但着丝点不分裂,A正确;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交叉互换,B错误;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错误;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但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南安侨光中学高二下第二次段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a、b、c表示三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a中含有各种血细胞 ②c中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

③b、c中存在着相同种类的蛋白质 ④b中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c增多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合成蛋白质的细胞不一定有内质网
B.动物细胞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CO2
C.没有线粒体的生物细胞呼吸时不能产生H2O
D.生物细胞产生O2的场所都是叶绿体内的类囊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表示蓝藻DNA上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间的对应关系.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析题图可知①是β,完成此过程的场所是细胞核内
B.除图中所示的两种RNA之外,RNA还包括tRNA
C.图中②到③的过程需要在核糖体上进行
D.③的种类有6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用玉米胚芽鞘作为实验材料,研究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模式:
实验1:将切除的胚芽鞘尖端放置于琼脂块上(图1),移去尖端后,将琼脂切成体积相等的若干个方块,将方块不对称地放在除去尖端的胚芽鞘上,实验保持在完全黑暗处进行12h,每个胚芽鞘弯曲的角度以图2的方法测量,并计算平均值.每次放入等面积、等体积琼脂块中的胚芽鞘尖端数量不同,这样重复上述过程.
实验2:用含有不同浓度IAA的琼脂块代替胚芽鞘尖端进一步实验.上述两个实验的结果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
(1)绘图表示,如何将琼脂块放置于胚芽鞘上,才能得到图2的结果?
(2)为什么实验要在完全黑暗处进行?为避免光照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
(3)根据实验结果,两种实验条件下的最大弯曲度分别为l5°和18°,这种差异与生长素的来源有关:
①实验I中琼脂块的生长素来自于胚芽鞘尖端,当放在琼脂块上的胚芽鞘尖端数量介于8-12个之间,琼脂块内的生长素含量为不变(1.0umol/L),植物表现为弯曲的角度不变;
②实验Ⅱ中人为添加不同浓度生长素到琼脂块内,当琼脂块中的外源生长素含量高于1.3umol/L时,就会导致对植物促进生长的作用减弱,因此该浓度是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根据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回答相关问题(已知丙氨酸的密码子为:GUC、GCC、GCA、GCG):
①基因的模板链G
②信使RNAC
③转移RNA
④氨基酸丙氨酸
⑤密码子A
(1)人体细胞内,表中①→②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原料是核糖核苷酸.
(2)②决定④的顺序的过程称为翻译,原料是氨基酸,场所是核糖体.
(3)构成①和②的基本组成单位有何不同碱基种类有所不同,五碳糖不同.
(4)在细胞中转运丙氨酸的转移RNA最多有多少种4种.
(5)若mRNA上某个密码中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则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是否一定发生改变?不一定改变,理由是:因为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密码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鉴定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种类的实验中,下列不会出现预期颜色变化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处理蛋清稀释液
B.用碘-碘化钾试剂处理麦芽糖溶液
C.热水浴处理本尼迪特试剂与葡萄糖溶液混合物
D.用碘-碘化钾试剂处理马铃薯块茎匀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将金鱼藻放在一定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培养,先给予10000LX的光照处理5分钟,再进行5000LX的光照处理5分钟,最后1000LX的光照5分钟后再黑暗处理.定时测定金鱼藻产生的气泡数量及叶细胞中C3和C5化合物的浓度的变化结果如下.据此回答:
时间1min3min5min7min10min12min14min16min
气泡个/min384014155300
(1)若10000LX光照是金鱼藻所能利用的最强光照,则限制气泡增多的内因是光合色素含量,若要增加实验中所产生的气泡数量可适当提高碳酸氢钠溶液浓度、提高温度等条件.
(2)实验中14min时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16min时叶肉细胞中产生[H]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图中曲线A表示三碳化合物含量变化,物质A含量高于B的原因是一分子二氧化碳和一分子的 C5化合物形成两分子的C3化合物.
(4)5000LX光照处理初期,物质A含量瞬时上升的原因是[H]、ATP供应不足,C3化合物还原受阻而积累,然后含量下降的原因是C5化合物减少,C3化合物生成受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愈伤组织和人工种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形成的愈伤组织,可以直接用于制造人工种子
B.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
C.离体组织细胞不形成愈伤组织就能表现出全能性
D.同一批次的人工种子其基因型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