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
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
2、分析题意可知,“植株中含有多种导致昆虫和草食动物死亡的有毒物质,其根部还分泌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物质”,因此它在与其它植物竞争过程中会占优势.
3、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解答 解:(1)植物种群密度的凋亡一般采用样方法.λ值表示种群的增长率,若λ值大于1,则说明其种群数量上升.
(2)从种间关系分析,紫茎泽兰植株中含有的有毒的化学成分,阻止了动物对它的捕食;根部分泌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使它在竞争中取胜,导致其成为当地优势种群.从演替的角度分析,紫茎泽兰影响了当地群落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3)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泽兰实蝇与紫茎泽兰的种间关系为寄生.但是,目前能够控制紫茎泽兰蔓延的生物极少,紫茎泽兰已经对当地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严重干扰,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故答案为:
(1)样方 大于
(2)植株中含有的有毒的化学成分,阻止了动物对它的捕食;根部分泌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使它在竞争中取胜 速度和方向
(3)寄生 自我调节能力
点评 本题考查了种群密度的调查、种间关系、群落演替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不同生物运用的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紫茎泽兰在竞争过程中占优势的原因,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抗虫棉--基因工程 | B. | “黑农五号”大豆品种--基因突变 | ||
C. | 生产啤酒--无氧呼吸 | D. | 无籽西瓜--单倍体育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单独的细胞核不能培养,是因为失去了细胞质的控制 | |
B. | 该实验说明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 |
C. | 该实验说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 |
D. | 由该实验可以推断人的成熟红细胞寿命较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组别 | 例数 | TSH (mIu/ml) | FT3 (pmol/l) | FT4 (pmol/l) | Anti-TG (Iu/l) | Anti-TPO (Iu/l) |
正常组 | 20 | 3.45±1.5 | 4.5±1.2 | 15.4±6.4 | 89±12 | 21±13 |
甲亢组 | 20 | 0.15±0.5 | 8.9±1.8 | 18.9±7.3 | 78±9 | 33±3.9 |
甲减组 | 20 | 33.2±7 | 2.9±1.6 | 4.9±0.8 | 176±18 | 65±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地理隔离导致变异,形成两个新的鸟类物种 | |
B. | 新的鸟类物种的产生,实质是基因的定向改变 | |
C. | 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的差异,最终出现生殖隔离 | |
D. | 两个新的鸟类物种的进化体现了共同进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三个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一致的 | |
B. | 三个实验都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 | |
C. | 三个实验都不能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 |
D. | 三个实验所涉及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高茎豌豆(Dd)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基因重组 | |
B. | 生物个体发生的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 | |
C. | 从根本上说人类遗传病都是突变引起的 | |
D. | 若没有外界因素的影响,基因不会自发产生基因突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