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为研究水稻D基因的功能,研究者将T-DNA插入到D基因中,致使该基因失活,失活后的基因记为d.现以野生植株和突变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统计母本植株的结实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编号亲本组合结实数/授粉的小花数结实率
♀DD×♂dd16/15810%
♀dd×♂DD77/15450%
♀DD×♂DD71/14150%
(1)表中数据表明,D基因失活使雄配子育性降低.为确定配子育性降低是由于D基因失活造成的,可将D基因作为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后,导入到突变(填“野生”或“突变”)植株的幼芽经过脱分化(或“去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中,最后观察转基因水稻配子育性是否得到恢复.
(2)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野生植株和突变植株的配子形成,发现D基因失活不影响二者的减数分裂.
(3)进一步研究表明,配子育性降低是因为D基因失活直接导致配子本身受精能力下降.若让杂交①的F1给杂交②的F1授粉,预期结实率为30%,所获得的F2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5:6:1.
(4)为验证F2植株基因型及比例,研究者根据D基因、T-DNA的序列,设计了3种引物,如图所示:
随机选取F2植株若干,提取各植株的总DNA,分别用引物“Ⅰ+Ⅲ”组合及“Ⅱ+Ⅲ”组合进行PCR,检测是否扩增(完整的T-DNA过大,不能完成PCR).若两种引物组合均可完成扩增,则相应植株的基因型为Dd;同理可判断其他基因型,进而统计各基因型比例.
(5)研究表明D基因表达产物(D蛋白)含有WD40(氨基酸序列),而通常含有WD40的蛋白都定位在细胞核内.为探究D蛋白是否为核蛋白,研究者将D基因与黄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同时将已知的核蛋白基因与蓝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再将两种融合基因导入植物原生质体表达系统,如果两种荧光的定位(模式)相同(或“两种荧光同时出现在细胞核中”),则表明D蛋白是核蛋白.

分析 分析表格:②③组都是DD做父本,结实率都为50%,①组是dd做父本,结实率为10%.所以可以猜测D基因失活后会使雄配子的育性降低.且DD做父本,结实率都为50%,可以得出D的雄配子中可育的占$\frac{1}{2}$;dd做父本,结实率为10%,可以得出d的雄配子中可育的占$\frac{1}{10}$.

解答 解:(1)②③两组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均为DD,不论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是什么,后代结实率均为50%,说明D基因失活与雌配子的育性无关;又已知①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dd(D基因失活),后代结实率只有10%,说明D基因失活使雄配子育性降低.愈伤组织是外植体脱分化形成的.为确定配子育性降低是由于D基因失活造成的,可将D基因作为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后,导入到突变植株的愈伤组织中,最后观察转基因水稻配子育性是否得到恢复.
(2)配子是减数分裂形成的,而减数分裂过程可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3)在第(1)小问中:DD做父本,结实率都为50%,可以得出D的雄配子中可育的占$\frac{1}{2}$;dd做父本,结实率为10%,可以得出d的雄配子中可育的占$\frac{1}{10}$.若让杂交①的F1(Dd)给杂交②的F1(Dd)授粉,则结实率为(10%+50%)÷2=30%.若让杂交①的F1(Dd)给杂交②的F1(Dd)授粉,两者基因型都为Dd,产生的配子都为D:d=1:1.但是雄配子的可育性D是d的5倍,所以可育的雄配子D:d=5:1,可育的雌配子D:d=1:1.那么就会有如下的杂交结果:

(4)
Ⅰ、Ⅱ、Ⅲ引物的结合位点如上图所示,根据题中信息“完整的T-DNA过大,不能完成PCR”,且d基因的产生是T-DNA插入了D基因内部,所以如果以D基因为模板,Ⅱ、Ⅲ引物组合可以扩增出一种片段,以突变后的D基因(d基因)为模板,Ⅰ、Ⅲ引物组合可以扩增出另外一种片段.如果某植株的基因型是Dd,则从其体内提取出来的作为扩增的模板就有两种,两种引物组合都能够进行扩增.
(5)从题中信息可以看到有一个对照实验:对照组:已知的核蛋白基因+蓝色荧光蛋白基因→植物原生质体表达系统;实验组:D蛋白基因+黄色荧光蛋白基因→植物原生质体表达系统.所以,如果两种颜色的荧光都出现在细胞核内,就表明D蛋白是核蛋白.
故答案为:
(1)雄    D基因    突变     脱分化(或“去分化”)
(2)显微镜    减数
(3)30%    DD:Dd:dd=5:6:1
(4)两种引物组合均可完成扩增
(5)两种荧光的定位(模式)相同(或“两种荧光同时出现在细胞核中”)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表中和图中信息准确答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和较高的图文分析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碳在生物大分子的构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表明,碳占人体细胞干重的48.4%.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上事实说明(  )
A.C元素能组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
B.C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
C.C元素是各种大分子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C元素比其他元素重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为验证某种中药牙膏是否像其广告宣传的一样具有较强的抑菌功效,老师带领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符合无菌操作要求).请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无菌水漱口,向漱口液中加入适量的该中药牙膏;
②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③将上述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对培养结果进行观察并进行菌落计数.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培养基中牛肉膏的作用主要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源、磷酸盐、维生素、氮源等营养物质;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2)微生物并非都是对人体有害的,例如:醋酸菌可用于果醋生产;乳酸杆菌常用于生产酸奶.
(3)食品安全检测时通常采用大肠杆菌作为致病微生物的指示菌,为测定哪些菌落属于大肠杆菌,可选用含伊红美蓝指示剂培养基对菌落进行鉴定,大肠杆菌的菌落在该培养基上呈现黑色.
(4)请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一个明显的错误:没有设置对照实验,,请加以改正:应将漱口液分为两份,一份加牙膏,一份不加牙膏分别接种培养.
(5)如何证明所用培养基已经彻底灭菌?对未接种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如无菌落出现,则证明培养基灭菌彻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细菌的生命活动可以离开细胞
C.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没有生命
D.单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普通小麦(6N=42)经花药离体培养成的植株,可能是(  )
A.单倍体B.三倍体C.六倍体D.一倍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子叶的黄色和绿色B.狗的长耳和卷毛
C.菊花的形状和颜色D.人的肤色和发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如甲图所示.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左侧位置处.
(2)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abcd(填字母).当光照强度由0-20千勒克斯的变化中,图甲中的CO2缓冲液的PH值先降低后升高.
(3)当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叶片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200毫升.若此时叶片的呼吸熵160(放出CO2与吸收O2的比值)为0.8,那么叶片光合作用除自身呼吸提供的CO2外,还需从外界吸收CO2毫升.导致此时叶片的呼吸熵小于1的因素是有非糖物质参与了有氧呼吸.
(4)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与实验组装置的区别是新鲜叶片改为等量的经消毒的死叶片.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较之实验组向右移了5毫升,其原因是环境物理因素(如温度变化等)对实验的影响
(5)如果将甲图中的CO2缓冲液改为水,则实验测得的数据指标是释放的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量的差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表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部分实验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搅拌的目的是给细菌和噬菌体提供更多的氧气
B.离心可以让上清液中析出噬菌体颗粒和蛋白质外壳
C.噬菌体增殖所需的模板、原料、能量均来自细菌
D.b中有少量放射性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将洋葱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该表皮的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又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  )
A.细胞液的溶质流出细胞
B.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只允许水分子进入
C.K+和NO3-进入细胞液
D.水和溶质自由地进出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