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柱形图:该实验的自变量乙醇诱导的时间及乙醇的浓度,因变量是凋亡细胞的比例,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乙醇浓度为510mmol/L,诱导6h~7h,细胞凋亡的比例最高.
解答 解:(1)步骤①肝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小牛血清,目的是补充细胞生长所需的未知营养物质.培养液中还需加入一定量抗生素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2)肝癌细胞免疫小鼠需在一定时间内间隔注射3次,其目的是强免疫,刺激小鼠机体产生更多的淋巴细胞.
(3)步骤③中,除了用50%PEG促进细胞融合外,常用的生物诱导因素是灭活的病毒,物理诱导方法有电刺激(震荡或离心),传统的脂质体是将磷脂、胆固醇或其它脂类的乙醚溶液加入到DNA溶液中,经特殊处理而得到单层或双层的带DNA的脂质体小泡,其可被受体细胞内吞而实现基因转移.步骤④中通过脂质体法将表达载体导入H18杂交瘤细胞的原理是膜的流动性.
(4)与普通抗肝癌药物相比,用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HAb18与相应抗癌药物结合制成的“生物导弹”治疗肝癌的主要优点是:能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部位,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减少用药剂量
(5)乙醇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为了建立H18杂交瘤细胞凋亡检测模型,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诱导H18杂交瘤细胞凋亡,其结果如图所示.抗凋亡细胞株的建立与筛选应选择的条件是510mmol/L乙醇诱导6h,此时凋亡细胞比例最大,故选:C.
故答案为:
(1)血清(血清、血浆) 防止杂菌污染
(2)刺激小鼠产生更多的淋巴细胞
(3)灭活的病毒(只写避免病毒不得分) 电刺激(震荡或离心) 膜的流动性
(4)能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部位,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减少用药剂量
(5)C
点评 本题是探究性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柱形图,获取实验结论的能力,对于动物细胞培养条件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①过程通常用胰蛋白酶作用,目的是获得原生质体 | |
B. | 过程②一般使用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而不使用病毒诱导的方法 | |
C. | 过程③表示细胞壁的再生,④⑤需要根据生长发育进程更换不同的液体培养基 | |
D. | 过程⑥得到的杂种植株一定可以同时表现出甲和乙的所有优良性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图为人体部分血糖调控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图中②和⑤过程可同时促进肝糖原的合成和脂肪转化成葡萄糖
B.低血糖状态时,除图中途径外还可通过肌糖原的分解使血糖恢复正常
C.高血糖状态时,④过程可使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进而使血糖恢复正常
D.在血糖调控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可以通过反馈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人在0℃环境和在25℃环境中相比,产热和散热都多 | |
B. | 人体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调节中枢都是下丘脑 | |
C. | 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 |
D. | 人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增多,增加产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滋养层细胞形态结构不同于内细胞团,但不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 |
B. | 如图所示时期是囊胚期,1代表内细胞团,2代表囊胚腔,3代表滋养层 | |
C. | 试管婴儿的形成用到的技术有人工授精、体内培养、核移植 | |
D. | 试管婴儿技术和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二者对人类的作用是相同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磷脂、蛋白质 | B. |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果糖 | ||
C. |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蛋白质、DNA | D. | 核糖体的成分:蛋白质、R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为8,DNA数为8,染色单体数为0 | |
B. |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乙细胞中的①和②可出现在同一个配子中 | |
C. | 如果P为X染色体,则Q一定是Y染色体,两者同源区段可携带等位基因 | |
D. | 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一项 | B. | 两项 | C. | 三项 | D. | 四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1表示该部位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c→d过程中,大量钾离子从细胞膜②侧到①侧移动
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Ⅱ有关
C.b→c过程中,大量钠离子从细胞膜①侧到②侧
D.b点时,细胞膜①侧电位比②侧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