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请分析下表,回答有关实验的问题.
组 别材    料实验试剂观察内容
A浸泡过的花生种子苏丹Ⅳ染液、50%酒精溶液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苹果斐林试剂还原糖检测和鉴定
C鸡蛋试剂蛋白质检测和鉴定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蒸馏水细胞吸水涨破
(1)A组实验中所用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2)B组实验中,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砖红色沉淀产生.在该组实验中,选择甘蔗为生物材料,实验过程和方法规范,但没有观察到相应的颜色变化,原因可能是蔗糖是非还原糖.
(3)C组实验中,选用的试剂是双缩脲,该试剂如何使用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
(4)F组的实验材料若用来提取细胞膜,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好处是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容易提取到较纯的细胞膜).对细胞膜的成分全面叙述是糖类、脂质、蛋白质.
(5)上述A到D组实验中需要水浴加热的是B.(填组别)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5)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

解答 解:(1)A组实验中所用酒精的作用是 洗去浮色.
(2)B组实验中,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有砖红色沉淀产生.在该组实验中,选择甘蔗为生物材料,实验过程和方法规范,但没有观察到相应的颜色变化,原因可能是 蔗糖是非还原糖

(3)C组实验中,选用的试剂是 双缩脲,该试剂如何使用 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
(4)F组的实验材料若用来提取细胞膜,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好处是 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容易提取到较纯的细胞膜 ).对细胞膜的成分全面叙述是 糖类、脂质、蛋白质.
(5)上述A到D组实验中需要水浴加热的是 B.
故答案为:
(1)洗去浮色
(2)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蔗糖是非还原糖
(3)双缩脲      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缺一不给分)
(4)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容易提取到较纯的细胞膜 )  糖类、脂质、蛋白质(缺一不给分)
(5)B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迎春枝条作实验材料,做了探究α-萘乙酸(NAA)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实验的预实验,结果如图.请根据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设计进一步的探究实验:

(1)α-萘乙酸(NAA)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调节作用.从预实验的结果可知,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6ppm.与浓度为4ppm的结果相比,浓度为8ppm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促进作用减弱.
(2)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进一步的探究实验:
①材料用具:生长旺盛的一年生迎春枝条若干、烧杯、量筒、培养皿、NAA、蒸馏水等.
②配制溶液:配制等梯度浓度的NAA溶液9份,并编号1~9号.
③实验步骤:第一步,将迎春枝条随机均分为9份;
第二步,选用浸泡法将9份枝条的基部分别置于1~9号NAA溶液中
第三步,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
第四步,每天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数量(或生根长度)进行观察记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图是甲、乙两种生活状态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填序号)

(1)如果乙图为低等植物细胞,则应还有中心体(填细胞器名称);如乙图为酵母菌细胞,则图中多了[⑧].
(2)与乙细胞相比,蓝藻细胞在结构上与其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但两者都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
(3)甲、乙细胞吸入18O2,一段时间后,最先出现H218O的结构是[⑤]线粒体.
(4)请列出甲细胞中与转录有重要关系的结构:[④⑤].
(5)若将乙细胞置于0.3g/ml的KNO3溶液中,将会出现质壁分离且自动复原现象.
(6)由于甲细胞的分泌活动,[③]的膜面积有所减少,[①]的膜面积有所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糖尿病患者的病因主要是图中甲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
B.图中A与B之间是拮抗作用,A与肾上腺素之间是协同作用
C.切断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联系将会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D.正常人错误地注射了超剂量的胰岛素,会出现大汗淋漓后发生休克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四组细胞器中,在其生命活动中均可产生水的一组是(  )
A.核糖体、液泡、高尔基体B.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C.液泡、核糖体、线粒体D.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一定是同源染色体是(  )
A.在减数分裂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B.一条染色体经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体重和生理状况相同的A.B.C三组兔子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向A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兔子注射生理盐水.下列能正确反映三组兔子体内甲状腺放射量变化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克氏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疾病.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克氏综合征并伴有色盲的男孩,该男孩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请回答
(1)用遗传图解解释该男孩的情况(色盲等位基因以B和b表示).
(2)导致上述男孩患克氏综合征的原因是:他的母亲(“父亲”或“母亲”)的生殖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分离异常.
(3)假设上述夫妇的染色体不分离只是发生在体细胞中,①他们的孩子中否(是.否)会出现克氏综合征患者;②他们的孩子患色盲的概率是$\frac{1}{4}$.
(4)基因组信息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人类基因组计划至少应测24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
项目植物364μmol•mol-1的CO2 528μmol•mol-1的CO2  
不施磷肥施磷肥
19Kg•hm-2•a-1 
不施磷肥施磷肥
19Kg•hm-2•a-1  
光合速率
μmol•m-2•s-1
A2.123.703.605.76
B1.326.705.3815.66
(1)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磷酸根,农民每年都需要施磷肥来提高作物产量,但残余的磷肥成分进入江河湖泊后,常常促使蓝藻等生物的大量繁殖,出现水华现象.
(2)不施用磷肥时,由于光反应产生的ATP较少,使暗反应减弱,导致植物的光合速率降低,施用磷肥对B植物光合速率的促进效果显著大于A植物.
(3)如果将CO2浓度从364μmol-1迅速提高到528μmol•mol-1,则植物细胞中C5的浓度将下降.
(4)进一步研究发现,若施用磷肥的浓度过高,植物的光合速率反而下降,这是由于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浓度,导致植物因缺水而引起气孔关闭,从而导致二氧化碳吸收减少,使植物的暗反应明显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