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图1中 X、Y、Z可分别表示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DNA、mRNA、蛋白质 | |
B. | 图1中 X、Y、Z可分别代表碳循环过程中的大气中的CO2、自养生物、异养生物 | |
C. | 图2中基因D、d的特异性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的交替排列决定的 | |
D. | 图2所示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
分析 1、中心法则的内容是:.
2、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途径:.
3、DNA分子的结构的特异性是由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决定的,不同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是不变的.
4、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特有变化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解答 解:A、根据中心法则的内容,遗传信息可以由DNA流向DNA、由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但是不能由蛋白质流向DNA,因此图1不能表示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DNA、mRNA、蛋白质之间的关系,A错误;
B、碳循环过程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进入自养生物,自养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碳转变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异养生物可以利用自养生物中的有机碳,并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碳转变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因此图1X、Y、Z可分别代表碳循环过程中的大气中的CO2、自养生物、异养生物,B正确;
C、D、d是等位基因,二者的特异性是由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决定的,C错误;
D、图2中移向每一极的基因都含有D、d等位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中心法则的内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途径,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建构模型图.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活细胞中的化合物含量和比例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又保持相对稳定 | |
B. | 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维持膜两侧的离子浓度相等 | |
C. | 内质网发生功能障碍会影响细胞间的相互识别 | |
D. | 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光强 (μmol.m-2.s-1) | 右侧刻度变化 (格/h) |
0 | 2 |
50 | 6 |
100 | 12 |
150 | 18 |
200 | 18 |
序号 | 组别 | 氧初始数据(mg•L-1) | 氧终结数据(mg•L-1) | 差值(mg•L-1) |
1 | 甲 | 2.74 | 2.56 | -0.18 |
2 | 乙 | 2.36 | 3.23 | 0.87 |
光照度26klux;水温18℃;光照时间0.5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酶提供了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 |
B. | 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体现了酶的高效性 | |
C. | 酶适宜于在最适温度下长期保存以保持最高活性 | |
D. | 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安徽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二下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体液免疫反应中的抗体和过敏反应中的抗体的区别表现在( )
①作用的机理和方式
②分布位置
③作用的结果
④化学性质
⑤所产生的细胞
⑥作用对象.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