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产生花粉植株的途径叙述,错误的是
A.花粉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成植株
B.花粉先形成愈伤组织再诱导分化成植株
C.花粉培养产生花粉植株主要取决于培养基的激素种类及浓度配比
D.花粉经脱分化形成胚状体,再分化出根,然后诱导生芽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请从A、B两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并将答案按顺序填在答题纸上。
A:【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胚胎工程的许多技术,实际是在体外条件下,对动物自然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条件进行的模拟操作。
哺乳动物精子的发生是在_____________内完成的,精子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在变形过程中发育成顶体。
在受精的过程中,为防止多精入卵,卵子会发生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道屏障。
受精后,合子即在_______________内进行有丝分裂,开始发育,从_______________期起细胞开始出现分化,在_______________期后,透明带破裂,胚胎完成孵化。
B:【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下图是月季花药离体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选用的材料合适与否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选用___________期的花粉可提高成功率。选择花粉时,一般要通过____________来确定花粉是否处于合适的发育期,这时需要对花粉的细胞核进行染色,常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__。
上图中花药经脱分化产生胚状体还是愈伤组织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____________。
胚状体与愈伤组织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于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无规则,是一种高度____________的薄壁细胞,胚状体与____________发育形成的胚有类似的结构,即具有胚芽、胚轴和胚根。
无菌技术也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请说明下列各项中哪些需要高温灭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①培养基,②培养皿,③接种环,④花蕾,⑤实验操作者的双手,⑥三角锥形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山西大学附中高三第一学期9月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Ⅰ.(7分)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如图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
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 ;丙同学的错误是 ,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 、 、 。
Ⅱ.(8分)下图是月季花药离体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选用的材料合适与否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选用单核期的花粉可提高成功率,原因是 。上图中花药经脱分化产生胚状体还是愈伤组织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 。
(2)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二倍体月季,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在获得由花粉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的同时,也得到一些二倍体植株。可能的原因是 。对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得到的幼胚,用0.2%—0.4%的秋水仙素进行处理,得到了许多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的植株。其中,两对性状均为显性的基因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月季花药离体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选用的材料合适与否是成功诱导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选用_________
时期的花粉可提高成功率。选择花粉时,一般要通过____________来确定花粉是否处于
合适的发育期,这时需要对花粉的细胞核进行染色,常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__。
(2)将所取的花蕾先用70%的酒精浸泡后还要放在质量分数为0.1% 溶液中进行消毒,经适当处理后接种在已灭菌的 培养基上。
(3)上图中花药经脱分化产生胚状体还是愈伤组织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 。
(4)培养几天后发现少数培养基被污染,若是有绒毛状、白色丝状菌落,属于真菌污染。从中可以选择出 用于腐乳的制作。请完成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图: 。
( 5)若用该方法在实验室培养胡萝卜植株,为提高成功率,取材的部位最好是 。如果要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所使用的方法是 ,并用 方法进行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对产生花粉植株的途径叙述,错误的是
A.花粉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成植株
B.花粉先形成愈伤组织再诱导分化成植株
C.花粉培养产生花粉植株主要取决于培养基的激素种类及浓度配比
D.花粉经脱分化形成胚状体,再分化出根,然后诱导生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