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1表示洋葱根尖结构的不同区域示意图,图2表示某动物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图3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的变化关系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将图1洋葱根尖放在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胸苷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用蒸馏水清洗,检测根尖各部位细胞中放射性强度,发现根尖放射性强的部位位于图1___________(填标号)。

2)图2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

3)图2中丁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如果该细胞中的MX染色体,则N—定是 ___________染色体。

4)图3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图2___________细胞处于图3中的CD段。

5)铬是一种对生物有毒害作用的重金属元素。科学家用铬处理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观察细胞的分裂指数和微核率来研究水中铬的毒性,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细胞分裂指数是指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微核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通常认为是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丧失着丝点的染色体片段产生的,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在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由图4可知,铬离子对细胞分裂能力的影响是___________. 比较图4和图5,分析当铬离子相对浓度达到100时,细胞的微核率反而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答案】 乙、丙 次级精母细胞 着丝点分裂 丙、丁 铬离子能抑制细胞分裂,浓度越大抑制越强 高浓度的铬离子抑制了细胞的有丝分裂

【解析】

分析图1:①表示成熟区,②表示伸长区,③表示分生区,④表示根冠。

分析图2: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分析图3: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其中AB段表示G1期;BC段表示S期,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CD段包括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由图4可知,随着铬离子浓度的提高,细胞的分裂指数越来越低,并且下降率越来越大。

5中,随着铬离子相对浓度的提高,微核率不断升高,但是铬离子相对浓度过高后,微核率反而下降,这可能与分裂指数下降有关。

1)若将图1洋葱根尖放在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胸苷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用蒸馏水清洗,检测根尖各部位细胞中放射性强度,发现根尖放射性强的部位位于图1的③分生区,因为只有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2)图2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细胞有乙、丙。甲细胞有8条染色体,丁细胞有2条染色体。

3)图2中丁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且细胞质均等分裂,为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如果该细胞中的MX染色体,则N—定是常染色体。

4)图3DE段形成的原因是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CD段包括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图2中丙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处于图3中的CD段。

5)由图4可知,随着铬离子浓度的提高,细胞的分裂指数越来越低,并且下降率越来越大,因此可得铬离子能抑制细胞分裂,浓度越大抑制越强。比较图4和图5,当铬离子相对浓度达到100时,细胞的微核率反而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高浓度的铬离子抑制了细胞的有丝分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理论上,bc中不应具有放射性

B.实验中b含少量放射性与①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

C.实验中c含有放射性与④过程中搅拌不充分有关

D.实验结果,ad中有少量的放射性,bc中有大量的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育种的方法获得了一种只含有抗虫基因A的品种甲,一种含有抗虫基因AB的品种乙,基因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已知只含AB基因的植株抗虫较弱(弱抗虫),同时含有AB基因的植株抗虫较强(强抗虫),不含AB基因的植株对虫没有抗性(不抗虫)。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品种植株自交,子代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B.乙品种中②植株自交,子代不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C.甲品种植株与乙品种中③植株杂交,子代中强抗虫植株占1/4

D.乙品种中③植株自交,子代中强抗虫:弱抗虫:不抗虫=9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去除顶芽前后侧芽部位激素甲和乙的含量变化以及侧芽长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激素甲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而来,激素乙通常由根运至其他器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激素甲是生长激素,去顶芽前,侧芽部位的激素甲主要来自顶芽

B.激素乙是细胞分裂素,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

C.较高浓度的激素甲可能促进了乙烯的合成

D.较高浓度的激素乙对侧芽的萌动起抑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果蝇(2n=8)的精原细胞要经过精确的四次有丝分裂之后,方能启动减数分裂形成初级精母细胞。科研团队用EMS诱变筛选,发现一只果蝇tut突变体,其精原细胞不能停止有丝分裂,出现精原细胞过度增殖的表现型。

1)显微观察野生型果蝇精巢,发现有15%的细胞是16条染色体、55%的细胞是8条染色体、30%的细胞是4条染色体。正常情况下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的出现一定与有丝分裂有关,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的出现可能与减数分裂有关。

2)为探究tut突变体的遗传特性,研究人员做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1)。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可知,_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推测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_定律。若F1tut突变体杂交,后代的性状及其分离比为_______,则说明上述推测正确。

3)研究人员采用缺失定位法对tut突变体的突变基因进行定位:将一只一条染色体缺失某片段的野生型果蝇(缺失突变体)与tut突变体杂交,如果F1中出现________,则说明tut突变体的突变基因位于该染色体缺失片段。请用遗传图解说明该过程。________(相关显隐性基因用Aa表示,染色体上缺失相关基因用A-a-表示)

4)经过文献查阅,发现已报道有bgcn突变体与tut突变体性状一样。为探究tut突变体的突变基因是否就是bgcn突变体的突变基因,可选择________作为亲本杂交,实验结果(图2)表明;tut突变体和bgcn突变体的突变基因_______(相同/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B都是自养生物,细胞中不一定有叶绿体,但都含有色素

B. 适度松土可以促进①过程,加快物质循环

C. ②过程的加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D. 达到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③和④的量基本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图3个密闭装置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三份种子:消毒且刚萌发的小麦种子,未消毒刚萌发的小麦种子及未消毒刚萌发的花生种子。把三套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当a和b玻璃管中的水珠开始移动时,分别记录其移动速率va和vb,则va<vb

B. 如果b和c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温度计读数为Tb和Tc,则Tc>Tb

C. 如果b和c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水珠移动距离Lb和Lc,则Lb<Lc

D. 如果a和c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记录温度计读数为Ta和Tc,则Ta>T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A. 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B. 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

C. 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

D. 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B)对弯翅(b)、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为显性,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图表示某一昆虫个体的基因组成,以下判断错误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

A.该个体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为AbDabd

B.控制长翅和残翅、有刺刚毛和无刺刚毛的基因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该个体与基因型相同的个体杂交,其后代表现型4种,基因型9

D.该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