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过程中不属于体液免疫过程是( )

A.抗原识别的阶段

B.形成效应B细胞

C.形成效应T细胞

D.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黄曲霉毒素B1(AFB1)存在于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中,它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并蓄积,引起瘤变.某些微生物能合成AFB1解毒酶.将该酶添加在饲料中可以降解AFB1,清除其毒性.下图为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AFB1解毒酶的流程图.请回答:

(1)基因工程常见的运载工具(体)有质粒、λ噬菌体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答全).将目的基因导入酵母菌,常用CaCl2(或Ca2+)处理酵母菌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
(2)酵母菌中导入AFB1解毒酶基因后,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到AFB1解毒酶基因已经存在酵母菌内.随后实验发现酵母菌中没有检测到合成的AFB1解毒酶,分析原因可能是AFB1解毒酶基因在酵母菌中没有表达(或没有转录和翻译),若要采用蛋白质工程进一步改造该酶的特性,其基本途径是:从提高酶的活性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合成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3)黄曲霉毒素等会污染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生态工程.设计时需遵循其基本原理,例如系统整体性原理强调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并且实现总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或“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稻田可以看作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其中生活着稻飞虱、黑斑蛙等动物,稻飞虱以水稻幼叶为食,黑斑蛙可取食稻飞虱.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植水稻时,每平方米一般控制在50-60株左右,从种群特征分析,这一措施主要是控制好水稻的种群密度,以利于提高水稻产量.
(2)根据水稻田中生物间的取食关系,稻飞虱处于第二营养级.
(3)若该农田被长期弃耕,会发生演替现象,最终演替的结果主要是由演替地所处的气候条件决定.若演替到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此现象说明群落的演替是优势种取代的过程.
(4)稻谷收获后,有些情况会对稻草进行焚烧,大面积的焚烧稻田会导致环境污染,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草残根,对稻田生态系统有利,其原因是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d段波动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B.“竭泽而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至b以下,可能会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D.自然界的生物的环境容纳量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不会被突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

A.背地(心)生长 B.向水平方向生长

C.向光生长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胰岛素能促进④、⑤、⑥、⑦过程,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B.胰高血糖素能促进②、③过程,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C.⑤、⑥过程可以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

D.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会出现低血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北京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探究血浆pH值维持稳定的机制,设计实验比较:①蒸馏水、②人工配制的缓冲液、③血浆,分别滴加0.1mol/L NaOH和0.1mol/L HCl后pH变化的情况.下列关于实验的设计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加入酸或碱后pH变化明显

B.每组中所加酸或碱的浓度和量是相同的

C.本实验缺乏对照

D.血浆和②在加入酸或碱后pH都不会发生很大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某同学怀疑植物的向光性不是由生长素发生了横向运输引起,而是由单侧光照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分解引起,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和步骤进行实验证明,下列实验结果与该同学的假说不相符的是(  )
A.乙、丙、丁弯曲角度相等B.甲弯曲角度最大
C.甲弯曲角度大于丙D.乙弯曲角度小于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201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发现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科学家.如图所示是囊泡膜与靶膜融合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囊泡是由单层膜所包裹的膜性结构,其基本支架为磷脂双分子层.囊泡膜与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
(2)由图可知,囊泡上有一个特殊的V-SNARE蛋白,它与靶膜上的T-SNARE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和靶膜才能融合,从而将物质准确地运送到相应的位点,该融合过程体现了膜具有流动性性.
(3)浆细胞在分泌抗体的过程中,参与囊泡形成和运输的细胞结构依次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4)在神经细胞内,当电信号传至轴突末梢时,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需穿过0层磷脂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