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在一片约27公顷的林地内,调查者第一次捕获25只大山雀,做标记后放掉.第二天捕获了33只大山雀,其中有5只是有标记的.据此推算,该林地中大山雀的数量和密度(只/公顷)约为(  )
A、165和6
B、125和5
C、290和11
D、825和31
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专题:
分析:1、标记重捕法的注意点:①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③不能影响被标志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④标志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
2、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中标记个体数.
解答: 解:根据公式该林地中大山雀的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第二天捕获÷第二天捕获标记的=25×33÷5=165,密度=165÷27=6.1.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标志重捕法的相关知识,对标志重捕法公式的记忆与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种群密度将(  )
A、明显减少B、明显增加
C、先增后减D、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活动中,同学们得到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结果.图2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2过程在叶绿体的
 
中进行,物质①为
 
,它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物质④可运至叶绿体外,并且转变成蔗糖,并运输到其他部位供植物体所有细胞利用.
(2)若实验中用14C标记的CO2作原料,则14C在碳反应中的转移途径是
 
.(用“→”、图2中的文字和序号回答).
(3)图1中,限制A点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与A点相比,B点条件下三碳酸的生成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与B点相比,C点条件下物质④的生成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
(4)据图分析,适当提高光强度、
 
 
可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酵母菌是一种真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常用的模式生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土壤中富含各种微生物,将其浸出液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可得到酵母菌.这一过程叫做
 
.不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
 
等营养物质.
(2)无菌操作是微生物培养最基本的要求,在培养酵母菌的过程中,采用的灭菌方法分别是
 
 
.灭菌目的是
 

(3)制作果酒时,将酵母菌加人到葡萄汁中,控制好发酵条件,后得到散发着酒香的成品.请你指出此过程的原理是(用反应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已知小麦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淀粉酶使所含的淀粉大量水解,某生物课外小组利用提供的下列实验材料与用具进行实验验证,试完成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与用具:萌发中的小麦种子、小麦干种子(干种子中含有很少量的还原糖)、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研钵、试管若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酒精灯等.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适量萌发的小麦种子和适量小麦干种子分别放入标为A、B的两个研钵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磨,制取研磨液并标号A、B.
第二步:取三支试管分别标号1、2、3.向1号试管注入A研磨液2mL;向2号试管注入B研磨液2mL;向3号试管注入蒸馏水2mL.分别向三支试管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轻轻振荡,混合均匀.
第三步:将三支试管放入适当恒温水浴锅中保温5min.
第四步:取出试管,向试管1、2、3中各注入
 

第五步:将试管放入
 
,观察并记录各试管内的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试管1中
 
;试管2中
 
;试管3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斜面培养基形成的斜面的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的(  )
A、
1
5
B、
2
3
C、
1
4
D、
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BB、Bb、bb的个体分别占40%、40%、20%.其中,BB、Bb个体的表现型相同,呈显性性状.已知基因型bb的个体失去求偶繁殖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子代中基因型Bb个体在显性个体中所占的比例是(  )
A、
12
25
B、
2
5
C、
3
8
D、
4
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显微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8]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6]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的
 
 (填“长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
 
倍.
(2)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制作装片;             ②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
③转动[4]调至看到物像;   ④转动[5]调至物像清晰.
以上步骤是错误的,正确的操作是:
①→转动[
 
]下降镜筒→②→转动[
 
]调至看到物像→转动[
 
]调至物像清晰(填写文字,否则不得分)
(3)该同学观察时,[6]上标有15×字样,[9]的两个镜头上分别标有40×和10×字样,他用40×观察后转换10×,此时视野内的细胞数量比原来多还是少?
 

(4)这时,他发现了一个理想的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为了便于高倍(40×)观察,他应向
 
移动载玻片,再转换高倍镜.
(5)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C.是无色透明的                   D.是活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兴趣小组同学为研究外用细胞分裂素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将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未成熟植株培养在细胞分裂素浓度不同的全素营养液中,结果如表:
实验处理实验结果
细胞分裂素施用量(g/1.5L营养液)叶绿素总量(mg/g)叶绿素a/b气孔阻力(cm/s)净光合速率(24h)(μmolL/m2
甲组01.6372.0830.3627.40
乙组0.51.8161.7030.3927.50
丙组1.02.2591.8110.2418.24
丁组3.02.1381.7320.3827.97
(1)根据表中所列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第一,外用细胞分裂素能提高水稻光合作用速率,原因是:①细胞分裂素能
 
,从而促进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②细胞分裂素可以通过改变气孔阻力来影响
 
,从而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第二,外用细胞分裂素影响水稻光合作用与其浓度有关.从表中数据能否判断细胞分裂素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你做出判断的理由是
 

(2)据表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3)从表中可知,细胞分裂素对叶绿素
 
(a或b)的合成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确定该结果与细胞分裂素能提高光合作用速率是否有关,同学们用教材中提取色素的方法分别提取了水稻叶片的色素.在提取色素时加入SiO2的作用是
 
.现用一分析仪器分别对提取的色素进行分析检测得到的如图曲线,据曲线分析,上述结果与细胞分裂素能提高光合作用速率是否有关
 
,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