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杂种F1显现的那个亲本性状是显性性状 |
B、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纯合体 |
C、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后代一定会产生性状分离 |
D、显性性状是受显性基因控制的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种群和群落都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层现象 |
B、种群密度能够真实地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
C、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研究种群和群落的丰富度 |
D、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含15N,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只含14N |
B、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均有一半染色体含15N |
C、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含15N,另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只含14N |
D、四个精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15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f小于2f |
B、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生长素浓度大于h时抑制生长 |
C、若植物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表现出根向地性,测得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f |
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在a-b段,种群的数量增长的倍数λ大于1 |
B、b点后该种群的生存环境趋于稳定 |
C、b-d段的数量变化可能是由于捕食关系导致的 |
D、性别比例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内环境与Ⅰ完成气体交换 |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和淋巴 |
C、抗利尿激素促进②的作用 |
D、Ⅳ通过分泌汗液排出代谢废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同一种酶可以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
B、对于一个细胞来说,酶的种类和数量可发生变化 |
C、酶通过提供反应所需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
D、酶既可作为一个反应的催化剂,也可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