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在一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光合作用过程的实验中,把含有放射性同位素(14C)的二氧化碳供给两组大豆植株的叶片,①植物A:一片位于植株较上位置的叶子;②植物B:一片位于植株较下位置的叶子.几小时后,分析两植株的各部分结构.表中数值为该植物器官中14C含量所占整株14C含量的百分比.得到结果,列在下表:
植物器官所含放射性碳量
植物A
(上部叶子被处理)
植物B
(下部叶子被处理)
处理过的叶子47.051.5
豆荚40.024.5
顶芽5.02.5
3.016.5
其他叶子1.01.0
4.04.0
(1)利用14C标记的CO2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中暗反应,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
(2)由上表可知,14C被结合到光合作用生成的碳化合物中.这些碳化合物的主要目的地在豆荚里.
(3)通过表中的数据:植物A器官顶芽和植物B器官根放射性碳的含量,证明叶片在植株的位置与该叶制造的养料的目的地有关.

分析 光合作用过程图解: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植物A上部叶子被处理,14C含量较高的器官为处理过的叶片、豆荚、顶芽;植物B下部叶子被处理,14C含量较高的器官为处理过的叶片、豆荚、根.

解答 解:(1)根据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可知,14C标记的CO2在光合作用中暗反应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
(2)比较表格数据可知,除了被处理过的叶片以外,豆荚的14C含量最高,说明14C被结合到光合作用生成的碳化合物中,这些碳化合物的主要目的地在豆荚里.
(3)通过表中的数据:除了处理的叶片和豆荚中的放射性均高以外,植物A器官顶芽和植物B器官根放射性碳的含量均较高,证明叶片在植株的位置与该叶制造的养料的目的地有关.
故答案为:
(1)14C3 (14CH2O)
(2)豆荚
(3)顶芽      根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能够书写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能够利用对照实验的观点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准确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
B.引入外来物种不一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C.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草地
D.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关于C、H、O、N、P、S在玉米和人细胞(干重)以及活细胞中的含量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OCHNPS
玉米细胞(干重)44.4343.576.241.460.200.17
人细胞(干重)14.6255.997.469.333.110.78
活细胞65.018.010.03.01.400.30
(1)以上元素在活细胞中含量明显比人细胞(干重)含量多的是氧元素和氢元素,发生差异的原因是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水.这两种元素在人体细胞干物质中主要存在于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中.
(2)水在生命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内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新陈代谢作用.
①在秋季收获大豆后,要进行晾晒才能入仓储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自由水(填“自由水”或“结合水”).如果大豆细胞内水分过多,则会使细胞的呼吸作用加强.
②从上述现象可以推断,植物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值变大,则新陈代谢加强.
③浸泡约一周时间,黄豆芽已长得又白又粗,1kg的黄豆能长出5kg的黄豆芽.在这个过程中,黄豆细胞内的有机物含量变化是减少,种类变化是增多,其原因是细胞进行呼吸,消耗有机物,产生许多代谢中间产物.
(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玉米细胞(干重)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重)中的元素是氧,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糖类(淀粉)成分较多,此类化合物主要作为细胞壁结构的基本组成成分.
(4)蛋白质和核酸是构成原生质的最重要的化合物,在表中元素中,这两种化合物的生物元素在组成上最明显的差异是蛋白质含有S元素,而核酸含有P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种是生物繁殖和共同进化的基本单位
B.有性生殖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原材料
C.捕食者的存在直接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D.环境的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的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不同抗体结构的差异体现在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和所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细胞的黏附.
(2)科学家米尔斯坦和柯勒设计了一个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案,主要过程如下:
首先用一种B淋巴细胞与能在体外大量增殖的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形成多种杂交细胞,然后放到具有筛选作用的(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从而获得杂交瘤(杂种)细胞,再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处理,最终获得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的最主要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
(3)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化学试剂是聚乙二醇(PE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化合物与其功能相符的组合是(  )
A.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B.葡萄糖--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
C.脂肪--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
D.脱氧核糖核苷酸--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苹果幼果的果皮含有正常的叶绿体而呈现绿色,成熟后果实变黄或变红.在苹果成熟过程中,细胞内的有机物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下图为苹果果实从形成、成熟至衰老的几个月期间部分有机物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机物质中属于生物大分子的是淀粉.
(2)若在6~11月份每个月采集苹果制备组织提取液,并用斐林试剂检测,10月的苹果提取液砖红色最深,说明该月份还原糖含量最高.
(3)6月份苹果幼果细胞代谢旺盛,其果皮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4)8月份果实中的淀粉积累最多,主要与叶片进行旺盛的光合作用有关.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产生ATP和[H],用于暗反应合成糖类.
(5)10月份较8月份苹果逐渐变甜,据图分析原因是淀粉转变成可溶性糖(可溶性糖增多或葡萄糖果糖增多).研究发现10月份苹果的呼吸速率会突然升高,最后又下降,这一过程称为“呼吸跃变”,标志着果实成熟达到可食程度.苹果采摘后,若要延缓呼吸跃变的出现,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适当降温和适当降低氧气浓度(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a、b、c表示生物体内三种生理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过程需要DNA聚合酶等
B.b过程需要的原料为四种核糖核苷酸
C.c过程中转运I号氨基酸的tRNA含有起始密码子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能进行a、b和c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科学家R.L.Smith研究了不同种类动物的能量变化情况,部分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能量数值(千卡•m-2•a-1
动物种类
提取量(Ⅰ)同化量(A)呼吸量(R)生产量(P)
收割蚁(植食)34.5031.0030.90.10
小蜘蛛(肉食)12.6011.9010.001.90
盐沼蝗(植食)3.711.370.860.51
黄鼠(植食)5.603.803.690.11
A.收割蚁只有不到1%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
B.表中几种动物同化效率($\frac{A}{I}$)不同是因为能量传递效率不同
C.黄鼠的生长效率($\frac{P}{A}$)较低的原因是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
D.占盐沼蝗摄入食物63%的未同化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