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某同学在做色素分离实验过程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结果在吸水纸上得到四个同心圆,试问同心圆的最外层色素圈为( )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叶黄素 D.胡萝卜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高一上第四次月考生物b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高等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它们分别形成于( )

①细胞质基质 ②叶绿体基质 ③线粒体内膜 ④线粒体基质.

A.②④ B.①④ C.③② D.④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高一上第四次月考生物b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能说明( )

A.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

B.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C.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高一上第四次月考生物b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下列对该表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最适宜的温度是30℃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两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高一上第四次月考生物b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D.乳酸菌无氧呼吸又称为发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揭阳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得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高二上期末生物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

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

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

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浙江金华温州台州三市高二第九次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能分泌抗体的细胞是

A.致敏B细胞

B.效应B细胞

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D.成熟的辅助性T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