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研究光照对小麦单叶与群体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问题:
(1)实验过程中,小麦叶肉细胞利用光能分解______,同化CO2。而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叶片可通过_____________将储藏在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和热能。
(2)据图可知,小麦单叶和群体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之前,影响小麦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小麦单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所需的光照强度远________小麦群体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所需光照强度,说明小麦群体的光能利用率________,其原因是群体中__________接受到的光照不同。
(3)依据小麦单叶和群体光能利用率的不同,农业生产中,为提高小麦产量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
【答案】 水(H2O) 细胞呼吸(呼吸作用)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光照强度 低于 较高 不同部位的叶片 合理密植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反映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的熟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对比分析图中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从中把握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1)小麦叶肉细胞利用色素分子吸收的光能分解水(H2O),同化CO2。叶片可通过细胞呼吸(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在此过程中,将储藏在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释放出来,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
(2)题图显示:小麦单叶和群体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之前,二者的光合速率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影响小麦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均是光照强度,但小麦单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所需的光照强度远低于小麦群体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所需光照强度,说明小麦群体的光能利用率较高,其原因是群体中不同部位的叶片接受到的光照不同。
(3)综上分析,小麦群体的光能利用率高于小麦单叶,据此在农业生产中,可通过合理密植来提高小麦产量。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很少,所以癌细胞容易转移和无限增殖
B. 人体通过分化产生了200 多种细胞
C. 在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核和线粒体体积均增大
D. 胚胎期手指之间的细胞通过凋亡逐渐发育为成形的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某种生物体细胞示意图,请判断下列基因的传递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是( )
A.A,a与D,d
B.B,b与A,a
C.A,a与C,c
D.C,c与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
(1)此图表示年龄组成为型的种群,年龄组成类型中还有、类型两种.
(2)种群中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等.
(3)该种群中年龄个体多,年龄个体少,出生率(填大于或小于)死亡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H2O2能将鸟嘌呤(G)氧化损伤为8﹣氧﹣7﹣氢脱氧鸟嘌呤(8﹣oxo dG),8﹣oxo dG可与A互补配对.若DNA片段 有两个G发生上述氧化损伤,则该片段复制两次形成的子代DNA中不可能出现( )
A.一半分子碱基序列保持不变
B.一半分子含有8﹣oxo dG
C.全部分子G﹣C碱基对数减少
D.嘌呤数与嘧啶数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植物栽培在光照、温度和CO2浓度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如果环境中的CO2含量突降至极低水平,短时间叶绿体内的C3、C5含量变化情况依次是
A. 下降、上升 B. 上升、上升 C. 上升、下降 D. 下降、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曲线显示了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两种方法.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
B.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C.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D.当一个人被毒蛇咬伤后,应立即采用方法②进行救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植株从环境中吸收前体物质经一系列代谢过程合成紫色素,此过程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中具紫色素的植株开紫花,不能合成紫色素的植株开白花。据图所作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
A. 只有基因A和基因B同时存在,该植株才能表现紫花性状
B.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不能利用前体物质合成中间物质,所以不能产生紫色素
C. AaBb×aabb的子代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3
D.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必定发生性状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