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萨顿在研究基因在染色体上时用到了类比推理法 | |
B. | 艾弗里使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DNA是遗传物质 | |
C. | 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 |
D. | 按孟德尔方法做杂交实验得到的不同结果证明孟德尔定律不具有普遍性 |
分析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4、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解答 解:A、萨顿在研究基因在染色体上时用到了类比推理法,A正确;
B、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采用同位素标记法,B错误;
C、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C错误;
D、孟德尔定律普遍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的遗传,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及实验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结构①通常分布在细胞膜外侧,与识别有关 | |
B. | ③有可能是催化[H]和O2结合生成水的酶 | |
C. | ②是构成细胞膜的骨架,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P | |
D. | 细胞膜为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其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产生异常卵细胞所致 | |
B. | 其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异常卵细胞所致 | |
C. | 其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产生异常精子所致 | |
D. | 其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异常精子所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tRNA还能识别并转运其他种类的氨基酸 | |
B. | 氨基酸m只能由该tRNA转运 | |
C. | 氨基酸m的密码子是ACU | |
D. | tRNA是由许多个核苷酸构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灌浆期小麦籽粒中形成淀粉 | B. | 向试管中的苹果匀浆滴加斐林试剂 | ||
C. | 胰腺细胞中分泌蛋白的合成 | D. | 向试管中的豆浆注入双缩脲试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淀粉酶、麦芽糖酶 | B. | 蛋白酶、脂肪酶 | C. | 脂肪酶、麦芽糖酶 | D. | 肽酶、脂肪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发生障碍 | |
B. | 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发生障碍,但氧化分解正常 | |
C. | 胰岛素不足,糖元合成减少,细胞供能正常 | |
D. | 胰岛素不足,细胞供能正常,非糖物质转化而来的葡萄糖却增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