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7.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①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加入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记录数据.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③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同学第①步实验操作可使实验数据更准确
B.计数板、吸管等器具上的微生物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C.用计数板计数时若视野中酵母菌过多,应先进行稀释
D.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应多次记数,求平均值

分析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要控制好无关变量.在营养物质和生活空间充裕的条件下,酵母菌呈“J”型曲线生长;在体积恒定、营养物质一定的条件下,酵母菌呈“S”型曲线生长.但随着酵母菌数量的增多,营养物质的不断消耗,且生活空间恒定,种内斗争加剧,所以会导致酵母菌数量减少.
培养后期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由于大量繁殖,数目太多,不易计数,所以应稀释.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培养液中分布不均匀,所以吸取时要将培养瓶轻轻震荡.

解答 解:A、该同学实验操作中有3处错误:(1)吸取酵母菌之前应将试管震荡摇匀;(2)酵母菌生存的适宜温度是18-25℃,所以不能将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3)应在每天相同时间取样计数,A错误;
B、在实验前应该对计数板、吸管等器具进行灭菌处理,防止杂菌干扰实验结果,B错误;
C、用计数板计数时若视野中酵母菌过多,应先进行一定倍数的稀释,C正确;
D、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应多次记数,求平均值,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结合实验步骤,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属于难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2、3均起源于淋巴干细胞
B.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受体有关
C.只有细胞4能够合成物质a
D.物质a能与破伤风杆菌外毒素发生特异性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没有用到的试剂是(  )
A.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B.斐林试剂
C.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D.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在下列四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豆浆;乙试管:氨基酸溶液;丙试管:牛奶;丁试管: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蒸馏水.上述四个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  )
A.B.甲、乙C.甲、丙、丁D.甲、乙、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的是(  )
A.血液B.组织液C.淋巴D.脑脊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东北东部山地的阔叶红松林受破坏之后,形成一片空地,叫做“林窗”,这时候往往最先进入的是杨树、白桦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红松林会慢慢在这片区域生长繁殖并逐渐替代了杨树和白桦重新成为林地中的优势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逐渐降低
B.红松林重新取代杨树和白桦说明红松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C.在群落演替的初期,不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
D.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会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血浆的成分与组织液、淋巴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  )
A.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血细胞B.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血红蛋白
C.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提倡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
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
C.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
D.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关于扩展的“中心法则”中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从DNA到DNAB.DNA到RNA再到蛋白质
C.不能由RNA到RNAD.RNA到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