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该同学第①步实验操作可使实验数据更准确 | |
B. | 计数板、吸管等器具上的微生物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 |
C. | 用计数板计数时若视野中酵母菌过多,应先进行稀释 | |
D. | 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应多次记数,求平均值 |
分析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要控制好无关变量.在营养物质和生活空间充裕的条件下,酵母菌呈“J”型曲线生长;在体积恒定、营养物质一定的条件下,酵母菌呈“S”型曲线生长.但随着酵母菌数量的增多,营养物质的不断消耗,且生活空间恒定,种内斗争加剧,所以会导致酵母菌数量减少.
培养后期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由于大量繁殖,数目太多,不易计数,所以应稀释.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培养液中分布不均匀,所以吸取时要将培养瓶轻轻震荡.
解答 解:A、该同学实验操作中有3处错误:(1)吸取酵母菌之前应将试管震荡摇匀;(2)酵母菌生存的适宜温度是18-25℃,所以不能将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3)应在每天相同时间取样计数,A错误;
B、在实验前应该对计数板、吸管等器具进行灭菌处理,防止杂菌干扰实验结果,B错误;
C、用计数板计数时若视野中酵母菌过多,应先进行一定倍数的稀释,C正确;
D、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应多次记数,求平均值,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结合实验步骤,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属于难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2、3均起源于淋巴干细胞 | |
B. | 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受体有关 | |
C. | 只有细胞4能够合成物质a | |
D. | 物质a能与破伤风杆菌外毒素发生特异性结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 B. | 斐林试剂 | ||
C. | 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 D. | 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甲 | B. | 甲、乙 | C. | 甲、丙、丁 | D. | 甲、乙、丙、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逐渐降低 | |
B. | 红松林重新取代杨树和白桦说明红松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 |
C. | 在群落演替的初期,不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 | |
D. | 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会发生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血细胞 | B. | 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血红蛋白 | ||
C. | 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 D. | 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 | |
B. | 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 | |
C. | 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 | |
D. | 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从DNA到DNA | B. | DNA到RNA再到蛋白质 | ||
C. | 不能由RNA到RNA | D. | RNA到D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