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如图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示意图.当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前膜时,Ca2+由膜外进入膜内,促进一定数量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中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称为胞吐,和过程③比,共同点是需要ATP(能量).
(2)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为兴奋性递质(填“兴奋性递质”或“抑制性递质”),判断依据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Na+内流).神经递质经过程③回收进入细胞内的意义是回收神经递质,防止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3)已知Cu2+能抑制Ca2+的作用.若瞬间增大组织液中Cu2+的含量,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
(4)已知体内某种抗体在进攻病原微生物的同时能持续破坏神经递质的受体,表现为兴奋传递受阻,人体患自身免疫病.

分析 据图可知,过程①表示突触前膜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过程②Na+内流,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过程③表示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回收神经递质,据此答题.

解答 解:(1)据试题分析可知,过程①中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称为胞吐,胞吐方式属于非跨膜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而过程③表示主动运输方式,需要载体和能量,均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故过程①和过程③比,共同点是都需要需要ATP(能量)、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2)据图可知,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可以引起突触后膜上发生Na+内流过程,产生兴奋,故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为兴奋性递质;过程③回收神经递质,是防止突触后膜受体不断接受兴奋性递质而引起持续兴奋.
(3)据题干信息与图可知,Ca2+由膜外进入膜内,促进一定数量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从而加速释放神经递质,Cu2+能抑制Ca2+的作用,所以若瞬间增大组织液中Cu2+的含量,则会大大抑制Ca2+的作用,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减少,放神经递质速释速率降低,最终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
(4)由题意可知,抗体作用于自身物质,引起的疾病是自身免疫病.
故答案为:
(1)胞吐     需要ATP(能量)、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2)兴奋性递质     引起突触后膜兴奋(Na+内流)     回收神经递质,防止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3)降低             
(4)自身免疫病

点评 本题以Ca2+在神经调节中的作用为切入点,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特点及Ca2+对该过程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碱基排列顺序肯定不是密码子的是(  )
A.UUUB.GACC.GGGD.AT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表是关于酶专一性的实验设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步骤12345
注入淀
粉溶液
注入蔗
糖溶液
注入某种
酶溶液
注入斐林
试剂并水
浴加热
观察
现象
试管Ⅰ2mL-2mL2mLA
试管Ⅱ-2mL2mL2mLB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无关变量是底物的用量、反应温度等
B.步骤3只能选用新鲜的淀粉酶
C.若步骤3选用新鲜的淀粉酶,则现象A是产生砖红色沉淀,现象B是无砖红色沉淀
D.该实验还可以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发生联系的“语言”图甲表示某些信息分子参与的调节过程,图乙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信息分子B是由
垂体分泌的,而甲状腺激素又会抑制信息分子B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称为反馈调节.
(2)图甲所示,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经吞噬细胞处理后,信息分子C呈递给B淋巴细胞,导致其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它分泌的免疫物质在合成分泌过程中所经过的膜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3)如甲图,当人在紧张恐惧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A是来自与之相连的神经元产生的神经递质.在完成该调节的反射弧中,肾上腺及其支配它的传出神经末梢相当于图乙中的E(填字母)结构.
(4)图乙反射弧中,刺激①处,当兴奋经过③处时,③处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是先由正变负,再由负变正.刺激③处,在①处测不到电位变化,这与图中突触结构有关.
(5)由上可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免疫功能下降
B.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被病毒甲感染时,记忆细胞能迅速产生抗体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C.该病毒甲引起的疾病与艾滋病相似,属于免疫缺陷类疾病
D.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是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是某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为显性基因,a为隐性基因),请回答:

(1)该遗传病是由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
(2)4号个体的基因型是纯合子的概率为0.10号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为$\frac{2}{3}$.
(3)若8号和10号结婚,后代患病的概率为$\frac{1}{9}$.若8号和10号结婚后,生了一个患病孩子,则再生一个孩子患病几率为$\frac{1}{4}$.
(4)若已确定8号基因型为Aa,且她与10号结婚生了一个表现正常的孩子,则这个孩子是AA的几率为$\frac{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时,H2O2分解产物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变化正确的是(  )
A.pH=A时,E点下移,D点右移B.pH=C时,E点为0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动,D点右移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动,D点左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将乳清蛋白、淀粉和适量的水混合装入一容器中,调整pH值至2.0,再加入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B.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C.麦芽糖、胃蛋白酶、氨基酸、水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生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中,激素和神经递质均需要通过血浆运输到相应细胞
B.酶、激素和神经递质均具有微量高效,可重复利用的特点
C.淋巴因子、激素和神经递质等信息分子的合成受环境的影响,与基因组无关
D.小麦种子发芽时,赤霉素能诱导淀粉酶的合成,促进种子发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