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信号物质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
B.淋巴因子作为信号物质可作用于B细胞,既可以促使其增殖也可促使其分化 |
C.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当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使其兴奋 |
D.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是肌肉细胞、垂体和下丘脑的细胞等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中,在探究不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时,pH值和温度分别属于
A.自变量和因变量 | B.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
C.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 D.自变量和对照变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二氧化碳、血红蛋白、H+、尿素 |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水 |
C.Na+、O2、尿素、神经递质 |
D.淋巴因子、载体、氨基酸、血浆蛋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将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用磷脂制成的微球体包裹后,更容易运输到患病部位的细胞中,这是因为( )
A.微球体能将生物大分子药物水解成小分子药物 |
B.生物膜具有半透性,优先让生物大分子物质通过 |
C.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D.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允许对细胞有益的物质进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再将水温调节到最适温度 |
B.实验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 |
C.相同pH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 |
D.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