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3:2 | B. | 1:2 | C. | 2:1 | D. | 3:1 |
分析 1、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frac{1}{2}$杂合子的频率.
2、因为“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所以A=$\frac{1}{3}$+$\frac{2}{3}$×$\frac{1}{2}$=$\frac{2}{3}$;a=$\frac{2}{3}$×$\frac{1}{2}$=$\frac{1}{3}$.
解答 解:由题意分析可知,AA和Aa作为亲本随机交配,且其比例为1:2,则A的基因频率$\frac{2}{3}$,a的基因频率$\frac{1}{3}$.其后代AA的基因频率($\frac{2}{3}$)2=$\frac{4}{9}$,Aa的基因频率是$2×\frac{2}{3}×\frac{1}{3}=\frac{4}{9}$,又因为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所以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个体,且两者比例为1:1.
再让第一代群体随机交配,则A的基因频率$\frac{3}{4}$,则a的基因频率$\frac{1}{4}$,其后代AA的基因频率($\frac{3}{4}$)2=$\frac{9}{16}$,其后代Aa的基因频率$2×\frac{1}{4}×\frac{3}{4}=\frac{6}{16}$,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个体,且两者比例为$\frac{9}{16}$:$\frac{6}{16}$=3:2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中信息判断夫妇的基因型及频率,根据配子的概率进而得出正确答案,有一定难度.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磷脂 | |
B. | 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 |
C. | 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 | |
D. | 在末期,高尔基体与子细胞的赤道板形成有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分子片段中,碱基的比例y/x=1 | |
B. | 该分子片段中,A+G=x-y | |
C. | 该DNA单链中相邻的两个碱基通过氢键连接 | |
D. | 该分子片段中,$\frac{A+T}{C+G}$=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大豆细胞内某基因控制合成的mRNA示意图.已知AUG为起始密码子,UAA为终止密码子,该mRNA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为“…甲硫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亮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半胱氨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合成上述多肽链时,转运亮氨酸的tRNA至少有3种
C.转录该mRNA时一个碱基(箭头处)缺失,缺失后的mRNA翻译出的第5个氨基酸是半胱氨酸
D.若该基因中编码半胱氨酸的ACG突变成ACT,翻译就此终止,说明ACT也是终止密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 | |
B. | 植株乙为纯合子的概率为25% | |
C. | 植株丙为单倍体 | |
D. | 整个流程体现了体细胞与生殖细胞均具有全能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
B. | 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 |
C. | 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进行表达,进而影响生物的性状 | |
D. | 基因直接控制生物的所有性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55% | B. | 18% | C. | 27% | D. | 2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
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
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
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线粒体内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