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高等绿色植物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能经过光反应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
B、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只分布在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中
C、细胞呼吸可为光合作用暗反应提供ATP和CO2
D、光合作用产生的O2被细胞呼吸利用至少要穿过8层磷脂分子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专题:
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具体如下:
2、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色素吸收光能、转化光能,将光能储存在[H]和ATP中.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在条件有还原氢、酶、ATP的作用下生成有机物.
3、呼吸作用的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葡萄糖)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
20[H]+6CO2+少量能量 (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反应式:24[H]+6O2 
12H2O+大量能量(34ATP)
解答: 解:A、光能经过光反应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不转化成热能,A错误;
B、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
C、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暗反应所需要的ATP只能来源于光反应,C错误;
D、光合作用产生的O2被细胞呼吸利用至少要穿过叶绿体和线粒体各两层生物膜,而一层生物膜是2层磷脂分子,故共穿过8层磷脂分子,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C、分裂间期DNA 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D、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与DNA相比,RNA特有的化学成分是(  )
A、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B、核糖和胸腺嘧啶
C、核糖和尿嘧啶
D、脱氧核糖和尿嘧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局部麻醉后进行手术时,患者虽然感觉不到疼痛,但却能感觉到冰冷的手术器械的存在,这说明痛觉兴奋的传导已被阻断,而温觉和触觉仍然存在.以下是关于这三种感觉产生及兴奋传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种感觉的感受器所能接收到的外界刺激可能不同
B、三种感觉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可能不同
C、产生三种感觉时传递三种兴奋的神经递质可能不同
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能与相应的神经递质进行特异性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以下关于可兴奋细胞电位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人为增加细胞外K+浓度会导致去极化速率加快
B、神经细胞电位上升是由于Na+ 内流K+外流造成的
C、神经冲动就是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
D、突触后膜受到刺激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一定会形成动作电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照光相间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B、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在照光后比照光前要高
C、丙装置内增加的O2来自于H2O
D、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一部分来自于线粒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水葫芦是一种典型的水生植物,其大量繁殖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pH对水葫芦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生长旺盛、生理状态相似、大小相同的水葫芦随机、均等分成5组,各组pH分别设定为5.0、6.0、7.0、8.0、9.0,在黑暗中放置12h,然后移置光照、温度和CO2浓度等均适宜的条件下培养,随即多次测定各组CO2吸收量(每毫克叶肉组织每小时吸收CO2量)并计算净光合速率.将实验结果绘制成下表:
pH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
(μmol/mg?h)
光照条件下O2释放量
(μmol/mg?h)
5.040100
6.045150
7.060200
8.050180
9.040108
请回答:
(1)除了通过测定组CO2吸收量外,还可以通过测定
 
来测得该条件下棉花植株的净光合速率.
(2)黑暗放置过程中,培养液的pH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测定氧气释放量前,需多次将各组pH分别调到原设定的pH值,这是为了控制实验的
 

(3)进一步实验发现:保持实验条件不变,当pH为10.0时,黑暗条件下水葫芦CO2的释放速率为40μmol/mg?h,光照条件下O2的生成速率为75μmol/mg?h.则在该条件下昼夜12小时交替光照,水葫芦
 
(填“能”或填“不能”)正常生长繁殖,原因是
 

(4)研究发现pH改变影响水葫芦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推测其作用部位很可能是叶绿体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经①产生的[H]转移到葡萄糖的过程中,首先传递给三碳化合物并将其还原
B、[H]经⑤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氧气参与
C、长在向阳坡上的小麦比背阳坡上的小麦①过程强度大
D、能形成ATP的过程有①②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生产上培育无子番茄、青霉素高产菌株、杂交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抗虫棉的培育原理依次是(  )
①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 ②染色体变异 ③基因重组 ④基因突变 ⑤基因工程.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⑤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